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当前学前儿童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二)
销售价格:
TXW819857
(一)幼儿家庭教育中对幼儿德育教育的偏差
1、家长普遍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
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历史根源。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现代的高考制度,应试教育曾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中占据着绝对地位。虽然这种考试制度具有公平选拔人才的优点,但是其“唯分数论”的特点,导致家长、学校把考试分数看成对一个学生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学校看升学率,老师看排名,家长看分数,社会看文凭。在广大民众心中,读书才是唯一的“正途”,特别是对经济条件中等及以下的家庭来说,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是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人生活的唯一途径。而书读得好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能考一个好大学,之后找一个好工作。因此,高考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控制着学生的学习内容甚至生活内容,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并且出现了教育越早越好,知识越难越好的趋势。而品行道德并不在考试范围内,学生道德品行的优劣,不直接影响考试成绩,导致道德教育由应然的主要地位,降到事实上的次要地位。尽管现在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这一理念在实际普及力度上还远远不够。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前教育同样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家长只重视知识学习,忽视了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帮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逼孩子参加各种竞赛。近期则有新闻报道出,许多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奥数。这对幼儿来说,无异于拔苗助长,完全违背了幼儿的心智成长规律。同时大量知识技能的学习,剥夺了孩子在童年玩耍中可以习得的品质、与他人交往中各种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2、幼儿家长自身思想道德素质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家长本身的道德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家长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基本的道德修养,如在生活中不修边幅、言行庸俗、喜好攀比、趋炎附势、斤斤计较等。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在与人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做事缺乏责任心等等不良道德品质,都将会对孩子的后续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作为幼儿的道德“榜样”父母是孩子恶劣品质和不良行为习惯的重要来源,不能期待幼儿在这些家长的教育下能独善其身。
(二)注重言传轻视身教
由于说教简单易行,所以许多幼儿教师爱用、常用这种方法,有的甚至滥用这种方法。但是从幼儿心理角度看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用角色扮演法、行为养成法以及代币奖励法等专门的方法效果更好,而很多教师却一“说”了之,结果往往不能达到教育目的。现阶段,在学前儿童的日常道德教育中,多数是以说教为主的。无论是幼儿园的老师还是儿童家长,讲得最多的就是诸如:“不要乱扔垃圾”、“不要跟小朋友打架”、“要爱护环境”、“要听大人话”等等规范学前儿童日常行为的话,但是很少有老师家长注重对学前儿童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例如:一个男孩子在跟妈妈出去的时候,随手就把手里食物的包装纸扔到了地上。妈妈看见了只是告诉小男孩不要乱扔垃圾,并没有让小男孩或者亲自把包装纸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从上文的例子可以看出,多数家长的教育方式都是口头教育,似乎是将道德教育贯穿在生活中,但实际上并没有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教育方法不当
在新课程的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应该是属于德育范畴的,但到底是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校教师还是比较模糊的。另外,在德育的方式方法上也缺乏研究。比如,幼儿园阶段的重要德育内容应该是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这一点老师们都比较清楚。但是如何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让每个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似乎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儿童发展的科学理论提示,早期儿童的品质培养应体现幼儿主体意识觉醒,但目前幼儿园还存在这样的误区:将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外在的要求,刻意对幼儿进行训练或说教,不从幼儿的内在动机出发,没有让幼儿体验到内在需要的满足。与此同时,应试教育低龄化日趋严重,部分家长盲目攀比和期望值过高,导致儿童知识教育提前,却忽视了道德养成教育。此外,教育资源不充分,优质的学前教育机构分布不均衡,也是学前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一部分以营利为目的和所谓有社会声誉的学前教育机构,则过分迎合家长的不正确要求,只注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道德养成教育;或因班级人数严重超标,而无法顾及幼儿个性的发展等都会给学前儿童道德成长带来不好的影响。
三、加强学前儿童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注重家庭和幼儿园对儿童的德育教育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成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的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想提高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效果,仅仅依靠教师和幼儿园的单方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媒体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应该多方面共同努力,形成一股合力,从而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提升幼儿品德教育的效果。
同时,幼儿教师必须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因为幼儿各种素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过程,而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幼儿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使幼儿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在平时工作中,要求教师做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自我奋进,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关心耐心照顾每个幼儿,尊重幼儿和对幼儿严格要求:对待工作要有自觉性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师德,忠诚于幼儿教育事业
(二)发挥幼儿家长和幼儿老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
/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试论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
下一篇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质量评价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当前
学前
儿童
德育教育
问题
对策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