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浅谈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的危害及对策(二)
销售价格:
编号TXW806257
学生进了学校犹如进了“压力锅”,接受的是封闭式的管理、强制式的教导、填鸭式的灌输,使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不仅失去了欢乐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学习的兴趣,甚至失去了自尊心,而且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负担过重的策略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下面进行一些策略思考。
(一)教师方面
为了全面地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教师需做好以下工作:
1.课前准备方面
备课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事先策划,是使课堂教学具有高质量的保证,也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教师既要钻研大纲,通读教材,对所教教材的教学目标,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要设计出循循诱导,因材施教的教案。
2.课堂教学方面
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要始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后作业方面
课后布置作业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作业要考虑针对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其次,作业要考虑多样性。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最后,作业要考虑全面性。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总之,既可以起到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生学习地方,而且也是学生生活时间最久的地方,所以,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校必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1、理论联系实际
为了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学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教学部门有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着重引导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调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实际情况,以及过重的课业对学生的影响和学生的表现,分析其原因,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质量。杜绝教师“以分数论英雄”的错误认识。
2、转变教学思想
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当中,老师应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对人才观质量有新认识。学校领导需下定决心,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引导教师努力探讨改变单纯的知识型教学模式,向新课程中的素质型教学模式改变。努力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观点,把重点去提高课堂质量,优化教学方法上。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近2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引入竞争机制,人们都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学生也面临竞赛、升学等压力,因此要教学生学会与压力共处,要使学生认识到适度的压力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但过重的压力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阻力,学生可通过全方位的放松训练,各种团体和个别心理咨询和治疗,多元化的压力管理及自我训练课程来实现自我调适以应付和转化压力。
4、加强教育科研建设。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开展以“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减轻负担,提高质量”为指导思想的优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三)家长方面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才,但是也得给孩子一些可活动的自由空间,不能整天埋在作业和题海中。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学习指导,不给学生施压,不要过多增加课外学习负担。
1.加强亲子情感沟通
家庭教育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以情感为基础的教育,它是一种不拘形的教育,可以随时随地、随机应变,常常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好雨知时节,润心细无声。对孩子的一味责备与惩罚并不能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能短时压抑他们,造成不良行为。毫无顾忌孩子的感受就强迫他们上各种补习班,艺术班,孩子即便去了,他们心中也会产生一种不情愿的抵抗情绪,不但学不会好,而且也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2.培养良好的品德
孩子良好品德的养成,父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们是孩子的学习、模仿的第一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给予严格要求和帮助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应变的生活能力、健全的心理等方面的栽培。
总之,树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念。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由家庭、社会、学校交互作用、共同实施、相互制约的浩大工程。如果它们之间在教育的目标、观念、内容上不能协调一致,而是各行其是,甚至相互矛盾,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还会导致青少年认知思想的迷茫,甚至人格的扭曲。因此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必须同步,全力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培养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某良好行为..
下一篇
:
幼儿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中小学
学生
负担
过重
危害
对策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