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建议(一)
摘 要
改革开发四十年来,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成果,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经济的“456789”。浙江作为中小企业最集中、活跃的中国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代表之一,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相关研究资料的梳理,探究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症结。结合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表现,从中小企内部自身行为和外部金融制度提出相关解决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难 中小金融机构 浙江
目 录
摘 要
I
引 言
1
一、研究综述
2
(一)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2
1. 信息不对称
2
2. 外部环境
2
3. 中小企业自身
3
(二)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3
1. 信息不对称的降低
3
2. 外部环境的转变
4
二、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5
(一)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5
(二)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特征
6
1. 触资渠道较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6
2. 民间融资活跃,融资方式不规范
6
3. 融资难是结构性的,不是全部中小企业
7
(三)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表现
7
1. 内源型融资不足
7
2. 融资渠道窄
7
3. 融资过程繁琐且耗时
8
4. 融资成本高
8
(四)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8
三、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纾解建议
9
(一)加强企业主体建设,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9
1. 优化中小企业自身管理机制
9
2. 促进中小企业自身多元转型
9
3.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和信用体系建设
9
(二)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9
1. 中小金融机构扶持中小企业
10
2. 完善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体系
10
3. 规范民间金融和互联网金融
10
4. 政府层面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支持其获得科学评价
10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 言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创造了无数的增长奇迹,GDP总量增长224倍。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的“456789”,即它们用了40%左右的银行贷款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可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小企业最集中的省份之一。2018年,中小企业创造了全省58.1%的税收、63.1%的投资、65.5%的生产总值、71.9%的研发投入、78.0%的外贸出口、87%的就业岗位、91.2%的企业数量。中小企业对浙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然而,近年来受经济下行、环保限产、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流动性分层等叠加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增加,遭遇融资困境、信用债违约潮、股权质押风险等。中小企业所获的信贷资源与其经济贡献不匹配,制约了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也制约了经济发展潜力。
事实上,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各个层面都做很多有益的探讨,国家省市也不断出台中小企业纾困政策,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现状的梳理,结合国内外可行的融资创新模式,试图探索适合我国、特别是适合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模式。
一、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 信息不对称
目前,学界达成的一个共识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Stiglitz和Weiss(1981)研究具有代表性,他们基于所构建的S-W模型得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的逆向选择。Kreps和Wilson(1982)进一步强调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银行与中小企业间借贷合作不能长久或者信贷合作难达到借款方心目中的预期效果,而现实是,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问题(Berger,2002)。
在国内,樊纲(2000)、李志赞(2002)等人较早探讨了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认为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银行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和风险,银行规避贷款风险和控制贷款成本又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林毅夫,2005)。刘宗歌、李小军(2012)研究也认为中小企业内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融资难问题最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信息不对称使银行等对中小企业缺乏信任进而缩减或取消融资额度。
综上可见,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绊脚石。
2. 外部环境
McKinnon(1973)和Shaw(1973)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金融抑制导致的,政府存在着对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的偏好,从而将金融资源投入到这些企业和项目当中,忽略了对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融资需要。而银行部门拥有较强的动力去支持竞争力强、上规模的实体经济,对于那些竞争力不足、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却难以满足。Berger(1995)倾向于将中小企业融资难归咎于银行的组织结构建设,即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放贷比率间呈负相关。银行为扩大规模获取高收益(Latimer,2006),拉拢了大量的大型客户,导致中小企业信贷数量下降,恶化了中小企的融资问题。
在国内,林毅夫、李永军(2001)认为我国已大银行为主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卢峰、姚洋(2004)重申了金融压抑与低效率的国有银行的垄断造成了银行业严重的信贷歧视,非国有中小企业深受其害。加之上述所言的信息不对称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和纪律加重了信贷歧视,从而加重了银行的“惜贷”现象。此外,在信贷歧视的具体研究上,李懋、柳银军等(2009)认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着“所有制”与“规模”的“双歧视”,从而导致了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综上可知,我国垄断且单一的金融体制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选择面较少,信贷歧视加剧了银行逆向选择问题。
3. 中小企业自身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
/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及..
下一篇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存在问题..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浙江
中小
企业融资
现状
问题
建议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