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稀土(rare-earth oxide, REO)是在18世纪末被发现的,它是像土一样难溶于水的氧化物,且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发现的量很少,故以“稀有的土”命名。稀土元素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等17种。
全球稀土资源储量巨大,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印度等,其中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居首位。此外,南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蒙古、朝鲜等国家和地区也发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稀土矿床。
世界上主要稀土资源国大型稀土矿床的开发是世界稀土资源的主要来源。表1为世界稀土储量表。
表1 世界稀土储量(万吨)
国家或地区 工业储量 远景储量
中 国 5200 >21000
前 苏 联 1900 2100
美 国 1300 1400
澳大利亚 520 580
印 度 110 130
巴 西 4.8 8.4
其 他 2200 2300
总 计 11235 >27518
资料来源:苏文清2009年出版的《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世界已经探明稀土资源工业储量为11235万吨REO(REO是英文稀土氧化物的缩写,对稀土储量、稀土矿物及稀土产品产量等以重量单位计算时,通常将他们的种类折合成稀土氧化物的重量,下同),远景储量大于27518万吨。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位居世界首位,稀土工业储量占世界稀土工业储量的46%,远景储量占世界的76%。除中国以外,稀土储量占世界储量达到或超过5%的国家有前苏联(现为独联体国家)、美国和澳大利亚,它们的稀土储量分别占世界稀土工业储量的17%、12%和5%,占世界远景储量的8%、5%和2%,位居前四位的中国、前苏联、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占到世界稀土工业总储量的80%,占到世界远景储量的91%。其他国家稀土总储量占世界稀土工业储量的20%,占远景储量只有9%。
由于稀土元素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许多其他元素所不具有的光、电、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稀土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通讯、汽车、能源、航空航天等所有的领域,有些领域由于稀土的应用甚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二)我国稀土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 在22个省市区发现上千处稀土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中国稀土储量见表2。
的分布特点。
表2 中国稀土储量(万吨)
地 区 工业储量 远景储量
内蒙古白云鄂博 4350 13500
南方七省区 150 5000
四川凉山 150 500
山东微山 400 1300
贵州织金 — 150
其 他 150 225
总 计 5200 21000
资料来源:苏文清,《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从表2中可以得出,在中国稀土资源中,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的储量最多,稀土工业储量为4350万吨,远景储量为13500万吨,分别占全国稀土工业储量的83.7%和远景储量的64.3%;南方七省区(包括江西、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福建和浙江)稀土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分别占全国的2.9%和23.8%;山东微山和四川凉山的稀土工业储量,分别占全国稀土工业储量的7.9%和2.8%。全国稀土资源的集中度较高。
目前,中国稀土精矿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95.6%;商品供应量达到世界总量的85%—90%;磁体等新材料供应量基本上都占到世界的一半以上。而且能够生产出除钷(Pm)以外的其他16种稀土元素的单一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和稀土合金等,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品种、级别和规格的稀土产品国家。
根据稀土矿产品类型和生产力布局,我国稀土产业已形成南北两大生产体系。北方稀土生产体系以内蒙古、四川、甘肃、山东为主,形成以白云鄂博矿、氟碳铈矿为主要原料的轻稀土生产基地;南方稀土生产体系以江西、江苏、广东、福建等省为主,形成以南方离子型矿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
(三)我国稀土的出口现状
1987年至2007年的21年间,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稀土出口量年均增长10.6%。2007年之后,由于我国对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规划,并通过减少稀土出口配额来加大对我国稀土出口的限制,因此我国稀土出口量开始逐年递减。2009年之后,我国稀土监管政策更加严格,导致2010年我国的稀土配额总量仅为30258吨,相比2009年又减少了近40%。
2000年至2007年中国总计出口稀土408130吨(REO)。这8年稀土出口产品中,主要出口的是氧化稀土、稀土盐类、稀土金属及合金、稀土磁体等产品。2000年至2007年中国出口氧化稀土166723吨,占8年稀土出口总量的40.9%;出口稀土盐类131847吨,占出口总量的32.3%;出口稀土金属及合金87848吨,占出口总量的21.5%;其他稀土产品出口占5.3%。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中,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仍占很大比重。从出口稀土产品的结构看,资源紧缺的单一稀土出口量较大。
1987年至2007年,稀土产品出口的平均价格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相对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较低。1987年至1990年出口稀土产品吨均出口额为1.21万美元;1991年至1995年5年吨均出口额为0.98万美元;1996年至2000年吨均出口额为0.99万美元;2001年至2005年吨均出口额为0.77万美元;2006年吨均出口额为1.36万美元;2007年吨均出口额为2.41万美元。2007年以后,由于我国对稀土产业的监管力度有所加强,所以主要稀土产品的价格也随之逐渐上涨。但是,在稀土深加工产品和磁体等新材料产品所占比重及产品质量逐年提高的情况下,即使存在产品结构上的巨大价格差异,近几年的产品吨均出口额也并没有因为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多少,甚至还远不如初期绝大多数为稀土原材料产品出口的吨均出口额。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