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二)我国服务贸易未来展望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经济体系加速改革和全球治理结构深度调整,促使各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进程,以服务业跨国转移和要素重组为主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速,为中国服务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近年来,全球服务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从而导致世界服务贸易日益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转变为服务企业,制造业呈现服务化新趋向;而服务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使得服务交易更加便利,服务的可贸易性进一步增强;同时,贸易自由化进程促进了服务业国际化进程。此外,随着需求结构升级,服务消费已成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这些发展趋势的逐步强化,带来以服务业跨国转移和要素重组为特征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速。这也意味着,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将继续成为世界各国全面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周柳军说。
(三)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具体措施
1.在继续发挥原有比较优势的同时,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我国的优势服务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务和者两大方面,总的来说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比较低。但是,我国旅游资源和劳务资源都是很丰富的,因此,这两面的投入成本较低,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大这两方面的科技投入,要改善旅游环境,提高劳务输出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优势,将目前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现有的比较优势,认识到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间的推移,旧的优势将逐渐消失,新的优势将不断产生,要充分利用目前的优势,积极创造新的优势。
表3. 中国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
单位:%
年 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运 输 1.053 1.343 1.587 1.933 2.387 2.711
旅 游 3.397 3.811 4.170 3.241 4.060 4.277
其他服务 1.538 1.54 1.765 2.372 2.332 2.521
2.实现服务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主要是指由粗放型,外向型到了集约型,内涵型的转变,使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出口收入的增长真正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而不是靠一般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同时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在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出口时,也要对一些知识密集型服务商业加以适当的保护,使其尽快发展并渐进对外开放。明确中国服务出口的大方向应该是:一般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为辅——两者并举——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一般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为辅。
3.加速国内服务业发展和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相结合
把加速国内服务业发展和承接发服务业国际转移来实现国内服务市场和国外服务市场联动,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服务产业的规模,解决因短期规模不大而政策动力不足的问题,避免错失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良机子另一方面是从长期来看,有利于防止出现“被动服务经济化”的倾向,即服务经济化的趋势是因为出口对象国的服务产业需求的扩大而引发的。
4.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培养适应现代服务贸易要求的人才
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易使一国服务业某一部门受益,实现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化,从而使一国的服务贸易模式得以优化。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服务贸易方面人才奇缺,尤其是新型服务业和知识性服务所需的高素质涉外人才更是紧缺,今后我们在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应重视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贸易发展要求,精通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运输等业务的服务性人才,使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5.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持保护
(1)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服务业提到与工业、农业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加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加人力资本及科技方面的投入,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政府城服务业竞争能力培育中的作用。
(2)政府应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健全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统一政策,服务企业,保证上我国服务贸易的顺利发展。
6.更新服务贸易观念
(1)对服务贸易相关观念的更新。对服务贸易的认识和创新扡决定着各国服务贸易折水平,所以我们要克服服务贸易中陈旧,僵化的思想,正确应对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潮流,尝试服务贸易的未识领域中。
(2)关于服务贸易的安全性观念。由于航空、电信、金融、咨询和广告行业直接涉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国家机构要加强安全意识,特别是是在我国法制不句健全的情况下,应采取循序渐进,有选择,有步骤,有条件的开放市场的方针,把关系密切到国家经济命脉,主权,安一的关键领域做战略问题加以处理,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使之为国家利益服务。
7.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基于因特网技术所拥有的特别是优势,不论在恐怖袭击事件,还是疫情方面,挥了明显效用,使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可以稳步向前发展。而传统交易模式在面对究事件带来的巨大冲南时,往往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因此,大力发展中国的网络事业,降低因类似事件服务行业和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是一种非常可行的应对措施。建设统一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是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8. 加快立法,完善我国服务贸易规制体系
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同步完善服务贸易规制体系是完全必要的。坚持服务业市场开放与实施服务贸易合理保护相结合。鉴于我国服务业向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面对国际高水平现代服务业的冲击时,我国必须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给予发展家若干特殊的优惠待遇、宽限期以及保护措施,有步骤、有重点、分层次、分阶段的开放国内服务市场。加快服务贸易立法,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中国加入WTO 应加强对GATS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基本法路准则的法规。
【引文注释】:
1.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周柳军,《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题新闻发布会
【参考文献】:
1.徐复.中国对外贸易.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二版
2.刘崇仪 丁任重.WTO与中国经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3.刘东升.当前国际贸易服务基本特征[J].国际经济合作,2004年7月
4.陆燕.当前国际贸易服务基本特征[J].国际贸易,2008年6月
5.那颖.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8年7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