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的时候,总是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思维,并由此形成决策和采取行动,这种现象又称为思维的心智模式,它是阻碍我们产生管理创新的一个主要因素。要进行管理创新,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诸如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改进现有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等多种途径,进行管理创新:
1、训练系统的思维方式。要进行管理创新,首先要加强系统思维方法的训练,学会用系统思维的方法来思考和处理问题,以看清事物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和矛盾,产生突破性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按经验办事。系统思维已成为管理创新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2、打破常规,训练开放式、发散式的思维方式。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受原有的心智模式的影响,很难打开思路,缺乏想象力,所以我们要注意提醒自己,敢于大胆想象,打破常规,这样才可能产生创新。
3、学会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时,思维逻辑与一般人的相反,善于从新的视角看问题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具有逆向思维方式的人,往往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喜欢思考问题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把问题想得更透。
4、通过综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管理创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是指通过把各相关学科的知识交叉运用并加以综合,从而得到新的意向,实现管理创新。各个学科的知识之间本来就有相通之处,多学科的交叉和运用,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出新的成果。
5、通过对原有管理理论的方法的改进和突破,实现管理创新。改进原有的管理方法是指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进行有创意的提高和改进,通过这种方式,更容易产生管理创新,这也是现实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创新途径。
(二)灵活运用科学的创新技法
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既有赖于“管理人”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又受到“管理人”意志、情感、道德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制约,还要经历诸如产生动机、采集资料、深思熟虑、豁然顿悟等心理活动过程.因此,管理者掌握一些科学的创新技法,并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创新技法,就成了实现管理创新的关键。
“创造工程”是本世纪中叶崛起的一项专门研究和开发创新技法的工程,它是在充分利用人们对创造性活动中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障碍排障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环境条件,以利于人们能最充分地释放出创造潜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创造性构思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主要有:
1、畅谈会法。又称头脑风暴法或智力激励法。它是由美国的奥斯本于1939年首创的,是世界上第一种科学的创新技法.
2、形态方格法。又称形态分析综合法或棋盘格法.它是由美国茨维基教授发明的、通过建立系统结构来求得问题解决的一种创新技法。由于形态方格法能通过排列组合的方法,比较清晰地罗列出需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方案以供选择,因此,它广泛地应用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创新上。
3、综摄法.又称提喻法或类比法.它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哥顿在心理学“垃圾箱理论”启发下发明的,后来由普莱因斯丰富和完善的一种创新技法。哥顿认为,创新不是阐明事物间已知的联系,而是探明事物间未知的联系,因此,需要采用翻“垃圾箱”、采用非逻辑推理等方法,把那些看似无关的东西联系起来,即综摄起来。它的特点在于: 它能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给人以某种新启示。这对创造思维是非常有裨益的。
五、案例分析 九江整流器厂的管理创新模式初探
九江整流器厂是从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转向现代企业制度成功的典范,这与她持续的管理创新密不可分,九整厂在不断否定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取得了跳跃式的发展。
九江整流器厂于1958年建厂,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整流器骨干企业,拥有职工〔600人〕。近几年来,企业坚持深化改革,管理创新,培育国企新优势,实现了超常规、跳越式大发展,连续5年保持了高速增长。1990 年销售收入 200万元 ,2008 年销售收入为2.3 亿元 增长111倍;1990年利润总额为 23 万元, 2008 年利润总额为 2000 万元 增长 87倍。回顾企业近几年快速成长的历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推进管理创新,以此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从适应发展需要出发,更新基础管理理念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管理理念则是管理创新的灵魂。几
年来,九整厂根据不同发展时期、职工的不同需求,适时转变管理理念,采用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最终实现了从强制性管理到引导式人性化管理的提升。管理者更新理念,注重人本管理,管理方式开始由“控制型”向“文化引导型”转变,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职工队伍各层面之间的交流、沟通,努力使职工达到一种感情交融、理念共通的境界,使之在实现企业效益的过程中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实际上是对职工的尊重,认可了职工对其岗位的主人翁地位。
二、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
企业的创新和不断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首先,运行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是办好企业的一个必要条件。九整厂在创新激励机制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淘汰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课题, 企业有一个最佳淘汰率, 最佳淘汰率取决于企业所处行业的特征 ,企业文化等因素,实际淘汰率长期严重低于最佳淘汰率的企业, 将会积累大量低素质的员工和严重的惰性并最终被市场淘汰,比例淘汰制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淘汰比例,企业保持适度的淘汰比例可以将员工的潜能激发出来。
(二)在从传统体制下的终身雇佣制向比例淘汰制过渡的同时,九整的工资制度从八级工资制向业绩工资制过渡,业绩工资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固定工资与绩效工资在业绩工资总额中各自所占的比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绩效工资占业绩工资总额的比例不的少于15%,如果一个企业的绩效工资达不到整个工资的 15% ,这个企业长期下去必然死亡。
(三)从短期激励到长期激励,不同的分配形式具有不同的激励作用,即期货币形式的收入分配,包括固定工资与奖金具有短期激励效应,而期权、股票、 EVA 奖金银行等非即期货币分配形式,则具有长期激励作用,企业价值不仅取决于短期利润,也取决于未来的长期利润,因此要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必然要求通过合理搭配长期激励形式与短期激励形式, 鼓励企业经营阶层和技术精英追求短期利润与长期利润的最佳均衡,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它的股本结构长期处于单一形式,精英骨干员工不占股份是企业的死亡线。
三、从点到面推进,变革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的升级是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保证,近几年,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稳步推进实施ERP项目,装配试车工序实现了生产管理、技术资料、物流配送的自动化,达到了准时化生产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均衡问题,同时确保了产品质量。客户服务信息流程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服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财务管理普及了电算化,实现了财务管理的转型.对产品零部件实施OEM管理,引入第三方物流,使所有外协零部件达到了零库存,有效降低了成本。管理创新项目不断拓展 这里不一而足。
四、 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
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资源看作企业的第一资源.,建立了面向全球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善待人才的人才发展机制.,推行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营造以人为本的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氛围,给人才营造发挥潜能、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轮流输送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几年内先后派出60多名同志出国考察学习,75名同志到清华大学、青岛大学进行培训深造,还与天津大学合作办学,培养17名动力工程硕士,企业建立了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人才任用机制,努力让有作为的人有待遇,有能力的人有机遇,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总之,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仅要求管理者更新管理思想观念,而且要求管理体制、管理组织也应有利于管理创新,还要求管理者必须掌握一些创新技法。因此,更新管理思想观念,适时地变革和优化管理组织,灵活地运用科学的创新技法,就成了现代管理者实现管理创新的一条必由之路。只有坚持这样的思路和作法,现代管理者的创新才会比较顺利,才会取得比较实际的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梅英:《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2、陈通、马浩、金生:《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管理创新主体研究》,《中国软件科学》2000年第5期。
3、张莉. 在新经济条件下创新企业管理.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15)
4、唐运明.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与实践.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8
5、雷晓东. 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0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