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针对家族企业创业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从外部(社会管理)和内部(企业管理)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外部措施主要是要从理论上提高对家族企业的认识,消除经济金融政策和法律上的歧视。内部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培养优秀文化“基因”,制定清晰战略规划
创业期不可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但是对于家族企业来讲,需要确立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如勤俭办企业、诚信经营、为顾客创造价值、公平考核绩效、提高效率、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遵守法律法规、共度难关共享繁荣,乐观向上的态度、合理的激励机制这些都是创业期应该倡导的价值观。确立这些优势文化基因比得到资金支持更加重要。
创业期家族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命题是要在“实践导向型”战略框架下,回答“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做”三个问题,其关键在于解决经营优势构建、业务路径选择、竞合互动关系处理三大实践主题[8]。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确定企业战略目标与方向。明确的创业目标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有了它,创业的努力才会有方向,创业才会事半功倍。不少创业者创业开始决心很大、壮志凌云,但创业起步后因工作忙乱、疲惫、挫折致使丧失信心,偏离目标,导致创业中途夭折。因此,家族型企业创业期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方向。
明确的目标使命是企业在复杂环境下作决策的基础,是指导企业长远发展的“航标”灯。但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它所面对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而且由于创业企业所能够控制的资源有限,因此很难改变环境,所以它惟一的选择就是适应环境。企业可以运用SWOT工具(即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分析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弱点,以及企业外部的机会与威胁,通过内外部环境要素的匹配寻求战略出路。还要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竞争态势、企业实力等因素。
对于家族企业来讲,应当在细分市场上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创业初期不可能拥有多元化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盲目多元化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丧失竞争优势。在创业阶段,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家族企业创业期要目标单一,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实现创业目标,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小而优”才是正确的选项。
其次,确定自己的竞争策略。对于成熟的行业,要采取成本领先策略;对于新兴行业则要采取差异化创新策略;对于地域和行业范围,要采取集中化策略。
其三,要把创新做为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手段。家族型企业在创业期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如果没有创新既不可能降低成本,也不能创造差异化格局。唯有创新可以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
2、把握好人治和法治的度,实现科学决策
家族创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很好地把握人治与法治之间的度。通过研究国内的一些家族型创业企业成功案例,在企业创建的初期,适当的人治是相当有效率的。在这时候,企业要发展,必须对参与的任何人给与足够的信任,给他们以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这也许是创业企业吸引人的最主要因素。但很显然,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督控制,企业就可能犯错误、走弯路,甚至只因为某一个错误就使你永无悔改机会。因此,创业企业必须把握好人治与法治之间的度。在创业中站稳脚跟后,就要逐步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决策程序,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
3、改革产权制度,引入多元投资主体
产权可以说是家族民营企业一系列问题中的核心,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产权制度的改革应分为两个层次:首先,企业内部引入股份制,划清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界限。在家族成员之间理顺产权关系时可以依据以下原则:一是效率原则。也就是向前看,如果未来的企业经营中没有某个家族成员情况会变得更糟,那就多给他一些股份。二是贡献原则。也就是向后看,如果某个家族成员过去做了很大贡献,也应当在股份中对他的付出加以确认。三是公平原则。我国社会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所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其次,在理顺内部产权关系的同时,还要引入社会公众投资者。鲁冠球的万向集团和刘氏的希望集团都采取过这样的手段,将部分资产公众化。
4、引进风险资金,完善激励机制,凝聚人才
家族企业在创业期可以适当吸收风险投资,但获得风险资金并不一定越多越好、越早越好,特别是创业者更忌讳用创业概念“套钱”或“烧钱”。在前些年风险投资较热的时期,一些人有一个好的“想法”(Idea)就获得了一笔不菲的风险资金,结果往往导致了创业者头脑过热,盲目扩大规模,将战略目标定得过于宏伟,他们甚至忘了他们所经营的只是一个创业企业。好多创业企业在钱“烧光”之后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赢利模式。创业需要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努力,在经营企业的道路上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一味地追求风险资金而忽视扎实工作的行为是十分危险的。相反,企业如果没能按其所需引入风险资金,这也将对创业企业的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因为创业企业一旦出现资金紧张,决策就会缩手缩脚,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实施或者不敢实施,创业企业也就无法实现跳跃式发展,无法尽快从创业期过度到成长期。
很多创业者过分强调企业本身的价值,对股权过分计较,往往因为一点点差距而与投资失之交臂。家族企业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应该摆正心态,即在不丧失控制权的前提下,适度的引进风险投资,可以加快创业者财富的积累,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因此,为了使创业获得成功,在财富上做出一些让步应该是值得的。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本是创业企业的核心资本。创业期要善于吸引、培养和大胆使用骨干人才,在家族成员和外来员工之间达成有效的沟通,尽量做到一视同仁,用有效的机制维系企业所需要的更多优秀员工。
四、结论
家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家族企业在创业期的发展是其成长壮大的关键时期。帮助家族企业克服创业期存在的诸多困难,既要解决社会的思想认识和理论偏见,制定有利于家族企业成长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又要从企业自身做起,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优化产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吸引人才,实行科学化、程序化的管理,才能不断提高竞争优势,顺利进入成长期。
[参考文献]
[1]周仁仪:中韩家族型企业融资比较及其启示,中国农业会计,2007年12月,24页。
[2]高煦照:家族企业理论研究综述,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02月,第11页。
[3]周锡冰:东方出版社,2006 年10出版。
[4]李时椿,常建坤:创新与创业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360页。
[5]余向前:家族企业治理、传承及持续成长—基于温州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35页。
[6]周锡冰:中外家族企业成功之道,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页。
[7]付宏,夏清华:中国创业企业的战略选择:差异化还是低成本战略,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2页。
[8]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11月,第8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