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我们可以借鉴国际模式,探索发展中国交易市场,将卖方、买方、投机者高效有序地汇集在一起,为相关方提供交易信息,最大限度地规范交易行为,提高中国在国际碳排放交易中的地位,改变过去交易不透明的现象,也有利于提高国内碳交易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的问题。在建立国际和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基础上,建立一个市场化的碳金融机制。中国发展碳市场的目的,核心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发展权利,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现阶段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只能通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来实现减排目标。
碳市场已经由商品市场演变为金融市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果要发展自己的低碳经济,就要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发挥比较优势,选择一条市场化的、通过低碳金融的手段来发展、调节、配置我们的低碳产业。包括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机制等。因此,我国必须有一个多样化的碳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交易所等,同时要研究碳交易的机制。
(四)运用公共财政,加大对环保审核等基础性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节能设备投资抵税和加速折旧比重
生产企业各项环保指数的达标,必须依赖于环境监测系统、立法制度等基础性工作的落实。通过环保部门年度部门预算,可以更有利于加大环境监测网络运行及设备购置、环境监察执法、环境标准制定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如设立主要用于支持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监测、指标和考核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同时辅以严格的监管措施,建立财政性资金的追踪问效机制,资金拨付和使用后,进行定期检查,加强资金的监督检查,防止资金被闲置或挪用。各级财政和主管部门应加快专款拨付进度,尽可能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和资金拨付天数,缩短链条,使专款当年拨付项目当年见效。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企业从事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绿色”技术转让等方面,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同时,企业购置政府指定的节能设备,可在普通折旧的基础上.按购置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特别折旧,并提高设备投资额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的比例。
(五)弥补与发达国家差距,完善现有税种,开征新税种
现有资源税主要针对矿产征税,且税率不高,税档之间差距过小,这样则造成开采者开采成本不高,给使用者的税负转嫁也不高。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矿物燃料、林木等燃烧而排放的,应该对矿产、林木等资源一并征收资源税,扩大税源。至于税基的选择,应该根据能源使用数量与其含碳、硫量综合确定。税率则可以根据能源使用产生的污染物含量不同设定差别税率。
开征环境污染税。灵活选择税基、税率,开征此税的目的是直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列入征税范围,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含碳量来确定税基和税率,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适时调整。
从上可以看出,只要合理规划、有效实施财税政策,那么我们就可以积极稳妥的进行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又顺应了国际上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更加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走上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刘兆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6。
2.吴曦: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经验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9。
3.王波:低碳经济下财政政策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8。
4.冯瑾: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法制与经济,2010.1。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和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8)。
6.杜飞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9(10)。
7.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8.谢军安、郝东恒、谢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2008(12)。
9.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2009(5)。
10.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3)。
11.庄贵阳、储诚山:低碳经济选择与践行科学发展[J].中外能源,2009,(1):17~21。
12.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J].林业经济,2007,(5):49~51。
13.龚辉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129~135。
14.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5):22~23。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