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其次,企业激励是加强企业凝聚力的必要条件。企业激励让员工在充分感受到企业对自身价值尊重的同时,更有利于保持、提高员工和组织在发展目标上的一致性,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再次,企业激励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是管理科学的重要方面。管理的目的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激励以人为本,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与手段,引导和激发了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让其主动而自发地把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发挥出来,与管理科学吻合。科学的管理必然要求完善合理的企业激励制度。
企业激励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企业激励也至关重要。
(二)企业激励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激励是管理者提高人力资源水平最重要的管理方法。但企业激励本身也是一门比较复杂和多变的管理艺术,很多企业在实施企业激励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激励的效果打了折扣甚至失效。
1.激励方式、手段单一
高薪、重奖、津贴、福利是现代企业使用最多的激励方式。这种物质上的激励在初用时会有一定的效果,但频繁单调的使用,使一些员工对这些物质利益的追求超过了工作本身,其效果自然是慢慢减弱。
2.盲目照搬西方理论
激励理论源于西方,西方国家的企业激励也相对成熟完善,值得借鉴。但是多数企业却忽视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企业之间的差异,盲目借鉴,邯郸学步,不但没有达到激励的效果,反而浪费了企业的资源。
3.激励均衡和尺度的缺失
过犹不及。在很多企业中,某些职位炙手可热,某些职位却无人问津,甚至在职的也想跳槽,究其原因便是一些职位能获得高额的奖金,丰厚的福利,而那些冷门职位则只有基本工资。这样部分人积极进取,部分人却消极怠工,激励的效果最终被抵消了,激励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同时,一些企业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没有尺度标准,过度依靠激励行为,无视企业制度,从而有产生了管理混乱、员工关系恶化等新问题。
4. 缺乏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在企业成长过程积淀、浓缩而成,能对企业员工产生持续的激励。优秀的企业文化让企业充满凝聚力和竞争力。一些企业将空洞的口号、管理者的主观思想当作企业文化,这无疑不能产生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企业激励缺乏企业文化根基,就会让激励显得过于表面化,肤浅化,流俗于一种形式,不能让员工真正感受到激励所带来的激情与积极性。
同时,在很多现代企业实施企业激励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渠道不通畅、形式不透明、行为不公平、激励目标混乱等问题。这使企业激励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那么怎样实施企业激励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让正面效果达到“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和效果?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如何有效实施企业激励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和组织目标管理的实现必须实施企业激励。各个企业的自身状况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如何使企业激励达到预期目的是不容小视的问题。运用恰当则事半功倍,不然则会事与愿违。
(一)企业激励的实施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激励的实施一样需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1.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公平公正是企业激励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是企业激励的基础。企业激励若没有公平公正原则就会失去意义。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使企业激励更科学合理,才能使员工在公平的竞争中更愿意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
2.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按劳分配也是公平原则的要求与体现。平均主义、“大锅饭”只会削弱员工的积极性。“陈立就列,不能者止”,让有能力者得到应得的激励,才彰显激励的效果。
3.坚持明确目的性原则
企业激励是为提高员工积极性和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服务的,偏离此目的不会产生预期效果,是无效的、是对企业资源的浪费。饭店对厨师的激励是为了做出更可口的饭菜,而不是让他提高歌唱水平。
4.因人而异,实行差别激励原则
企业激励的个体差异性要求实施企业激励时要遵循因人而异,差别激励的原则。如某些企业在新年来临时给员工发白酒,不管男的女的,能喝不能喝的,统统一样。这对那些女员工的激励效果明显不如化妆品好。
5.以身作则,实行榜样引导原则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舵手和灯塔,在组织目标的管理中管理者能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让员工有明确的目标和学习对象,对提高员工积极性有与其他激励方法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同时,在企业激励的实施中要树立好的榜样,让这些榜样再次在企业激励中引导更多的员工发挥积极性。
6.多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原则
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而且当人的某一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因此,要持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就要综合运用多重的激励机制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7.构建全面的激励制度原则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