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根据宏观经济及微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应采取不同的筹资战略。以企业的生命周期为例:1、初创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引进新产品,开始雇员及投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从而存在对资金一定量的需求,因此企业筹资战略应以小规模的扩张型筹资为主;2、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市场需求逐渐旺盛,企业继续扩大生产,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存货,大量开发新产品,继续增加,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数量快速上升,因此企业筹资管理的策略应以大规模的扩张性筹资为主;3、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市场需求逐渐饱和,企业经营效益开始下降,企业停止对外扩张性投资,处置多余的设备,转让部分公司,停产不利产品,并停止长期采购,削减存货,不再增加雇员,企业对资本需求量开始减少,因此企业的筹资战略是应以调整性筹资为主,尽量维持良好的资本结构,控制财务风险,避免企业财务状况恶化;4、衰退阶段。在这个阶段,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下降,财务状况欠佳。企业要想维持生存,必须严格限制投资活动,努力保持市场份额,减少股利支出,并限产裁员。因此,企业的筹资战略是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负债资本,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二)筹资决策原则
在制订好筹资战略的基础上,为保证筹资的有效性应遵循一定的决策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筹资总收益大于筹资总成本
企业进行融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融资后的投资收益如何?因为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
2、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企业融资成本是决定企业融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及经济环境来确定使得利益最大,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及筹资组合,如在选择银行融资时,要充分注意各银行间不同的信贷政策,选择最为有利、最为优惠的银行。
3、筹投结合,以投定筹,提高筹资效益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应根据投资项目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而无法承受,偿还困难,从而增加经营风险。而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充分结合当前项目投资的需要,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以提高筹资效益。
归根结底,影响筹资决策两个基本因素是资本成本和筹资风险,不同的筹资方式具有不同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筹资方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本文采取了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的分类方法,并对两种筹资方式进行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的评价。
二、企业筹资方式评价
任何企业筹资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债务筹资,该种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向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和利用商业信用等;二是权益筹资,该种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发行普通股、吸收直接投资、发行优先股等。负债与权益间的区别表面上看来是它们分别采取股权或债权的形式,但根子却在于两种融资形式现流量索取权的性质不同。第一个区别是债务索取权的持有人有权获得合同规定的现金流量(通常是利息及本金的偿付),股权索取权的持有人通常要在其他承诺的索取权得到满足后才有权获得余下的现金流量; 第二个区别是现金流量索取权的性质差异(合同索取权对剩余索取权)在逻辑上的必然派生。债务索取权无论是对公司每期产生的现金流量(用于利息和本金的偿付)还是在清偿时对公司的资产都有优先权。第三、税法对利息费用和股利的处理不同。总体而言,对利息费用的处理要比股息或其他依附于股权的现金流量更为优惠。第四,通常债务有一个固定的到期日,那时本金也该归还,而股权通常是无限期的。最后,股权投资者,由于对公司的剩余现金流量具有索取权,因此通常部分或全部拥有对公司管理的控制权。相反,债务投资者在管理扮演的是一个比较消极的角色。最多是在一些重大的融资决策上行使否决权。总而言之,债务是具有由合同规定了的索取权而不必取决于公司的经营业绩,可以产生税收节减,期限固定,无论公司正常经营还是破产清算都对现金流量具有优先索取权的融资工具。相反,权益是具有剩余索取权,并不产生税收节减,无限期,破产时不享有优先权,对所有者提供管理控制权的一种融资工具。以下对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的各种方式进行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的具体分析。
(一)筹资成本比较分析
筹资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筹资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资金筹集费用是指在资金筹集过程中所需支付的各项费用.如发行股票或债券所需支付的发行手续费、印刷费、律师费、代办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广告费、资产评估费和承诺费等。资金占用费是指占用资金所需支付的费用.如股票的股息、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的利息等。资金筹集费是在筹集资金时一次性支出,因此可作为筹资金额的一项扣除;而资金占用费则是经常性费用。筹资成本一般采用资金成本率来表示,它是企业资金占用费与筹集资金的净额之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资金成本率= 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用)×l00%
筹资成本是选择资金来源和拟定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各不相同,因此在筹资方案比较分析时,首先要分别计算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然后,以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额占筹资总额的比重为权重,计算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即为企业综合资金成本。通过分析比较各种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合理调整资本结构.就可以达到以最低的综合资金成本筹集到企业所需资金的目的,从而也就找到了筹资结构最佳的筹资方案。
1、债务筹资方式
债务筹资方式主要有借款和发行债券。
1)借款(主要指银行借款)。以前,借款一直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考虑筹资费用的情况下.借款成本是指借款利息和筹资费用。由于借款利息计人税前成本费用.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因此,借款资金成本可用下式计算:
银行借款成本= 银行借款年利息 (1-所得税率)/ 银行借款本金 (1-银行借款筹资费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