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目标顾客 15—40岁:个人需求 各个年龄层次;兼顾家庭需求
商品结构 以快餐和一般食品为主 以一般食品和日杂用品为主
服务细项 lOO余项 30项左右
商品采购 与制造商共同开发 传统交易型采购
商品配送 共同配送 企业配送为主
食品配送频率 每周3—21次 每周2—7次
退货(对店铺) 不退货政策 可以退货
信息系统 产销配统合 产销配不能整合
店铺现场指导 周2次.每次2小时以上 周l一2次,时间不定
洗手间 有 无
停车场 70%拥有 无
销售毛利率 31% 19%
资料来源:中国连锁协会《连锁》杂志2003年第10期黄江明文章《便利店业态与问题》
客观地说,产生上述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除去政策、房地产价格等外部不可控因素和因发展阶段差异造成的不可比因素外,一些来自企业自身的主观因素正日益成为我国便利店快速高效发展的制肘。以国大便利店为例,这些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1、 业务内容多样化与专业化管理的矛盾
便利店服务项目要求多样化,如彩扩、洗衣、票务、订奶、家政服务、通讯服务、火车票、飞机票的售卖、代收各种公用事业费等,都需要相对独立的流程和管理控制手段,如何让有限的空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何让有限的便利店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如何平衡新增业务的投入与收益?这些同样是关系到便利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2、规模效益产生需要很长的时间
一个便利店(平均100平米)月均销售额10万元.100个店月销售额1000万元,相当于一个10000平米左右超市的销售额。管理一个超市和管理100个小的便利店的难度不言而喻。而且在建立初期,如何获得更低的采购价格,提高毛利水平(低毛利同样会阻碍加盟的发展)?另外。形成什么样的网点规模,才能发挥它在物流、市场推广,甚至参与电子政务、邮政等方面的价值?到什么样的规模,才能实现边际成本递减,并且在现金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盈利?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还是未知。
3、 忽视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商品开发滞后。
国大便利店公司基本上是在沿用传统的一对一交易制采购模式,极少与制造企业合作开展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共同开发。结果是便利店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战略性商品(如美国便利店的食品服务,日本便利店的快餐食品),导致便利店商品结构与超市雷同,难以开展有效的业态之间的差别化竞争。
4、注重对便利店外在形态的模仿与引入,忽视对便利店业态本身的开发和创新。
便利店属于技术密集和信息密集型行业,小小的店堂承担着在理论上可谓是无限的服务功能,运营复杂度极高。而日美等国的经验也证明,便利店业态的发展离不开对业态自身的不断开发和创新。对店铺数量扩张的高度重视,使得许多企业忽视了对上述领域的资金、人力的投入与研发,这直接导致了国大便利店业态核心竞争力来源的弱化与缺失。
概而言之,从国大便利店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对国外便利店模式不能照搬照抄。一是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除了以 GDP为衡量指标外,在其它方面还存在许多差距;二是我国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与便利店高速发展国家的消费者生活习惯存在差距,造成二者的需求不同;三是我国的零售业态独具特色,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没有沉淀,二十年走完了国外零售业态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便利店业态的导入到发展仅仅十年的时间,如果将各种零售业态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来看待的话,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对于我国便利店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只能在不断的竞争、发展和创新中求得解决。因此必须进行业态创新与业态延伸。
四、国大便利店业态延伸的战略选择及措施方法
(一)国大便利店业态延伸的战略选择
“业态延伸”这里特指在不改变原有业态性质的基础上,拓宽经营领域,增加服务项目,延伸服务功能,以达到增强竞争力,扩大销售的目的。业态延伸的核心是资源共享,其实质是一种业态创新。
根据对国大便利店最近几年的发展轨迹的总结,业态延伸主要在以下四个领域展开:一是向24小时营业的标准便利店延伸;二是向社区延伸,探索社区型便利店的新模式;三是向mini便利店延伸;四是向电子商务延伸,探索四网并行的新模式。
1、向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模式进行业态延伸
1)营业时间的延伸。通过打时间差,在现有的便利店基础上做一下改造,化很少的投资,即可做成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向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延伸。
2)便利店的商品延伸。便利店商品特色更多的是由这两类商品来体现的。一类是精细化延伸产品。如一些非处方药、礼品等;一类是区域目标顾客需求的主打品,如日本7一ll便利店在日本九州所开设的“酒铺型”便利店,其主力商品酒的日销量约占20%。
3)便利服务的延伸。便利店业态之所以将核心竞争力集成在“便利”上,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所提供的延伸服务。这种精细化的服务配置成为了便利店区别于其他业态的最显著的特征。便利店的服务是集邮局、银行、办公室服务、冲印店、票务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
2、向社区便利店模式进行业态延伸
国大便利店有近50%的店铺是社区店。在各个居民社区内,建立面积在20一50平米的便利店或吸引夫妻店加盟。各小区内的便利店既是重要的销售渠道(交易场所),也是售前和售后服务的场所,同时也是物流的重要缓冲。
国大便利店除提供居民必须的生鲜日配品(肉,禽,蛋,奶)、食品、小百货等商品外,还通过与专业公司的合作向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如彩扩、洗衣、票务、家政服务、订奶,送水等。通过整合需求,及时、完整、广泛地收集需求订单,缩短市场需求和订单处理的时空距离,使后台批量处理零星多样市场需求成为可能。
3、 向mini便利店延伸
2003年底,国大便利店参与了石家庄市书报亭的竞标,并一举获得100家书报亭的经营权,书报亭以其独特的定位,浓缩了国大便利店的便利服务的特点,是便利店向mini便利店延伸的一种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定位:都市风景线 生活服务亭
2)经营理念:方便的好邻居 生活的好帮手
3)服务宗旨:生活服务 服务市民 家庭服务 服务到家
4)服务项目:文化服务、通讯服务、家政服务、代理服务、旅游服务等。
4、向电子商务进行业态延伸
2000年4月,国大连锁公司投资建成河北省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36524网络公司,在遍布全市的传统连锁便利店基础上,有机运用了现代电子网络手段,形成了INT网、电话网、店铺网、人力营销网及与其配套的《36524生活服务网》免费商务杂志四网一刊并行的电子商务。目前建起了可覆盖市区46万户居民、200万消费者的销售网络,实现了消费者零距离购物和服务。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