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摘要】:
“业态延伸”这里特指在不改变原有业态性质的基础上,拓宽经营领域,增加报务项目,延伸服务功能,以达到增强竞争力,扩大销售的目的。业态延伸是一种业态创新,其实质是一种资源共享。
所谓业态创新,是指在业态发展进程中,以新的经营方式、新的经营技术、新的经营手段取代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技术手段,以及由此创造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商品组合的店铺形态去面向不同的顾客或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业态延伸是一种量变的过程,是在一种业态范畴之内进行的创新活动。业态创新是一种质变,它有可能突破业态的范畴,改变业态的性质,产生新的业态。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便利店的四个延伸领域:一是向24小时营业的标准便利店延伸;二是向社区延伸,探索社区便利店的新模式;三是向mini便利店延伸;四是向电子商务延伸,探索四网并行的新模式。并以国大便利店为案例阐述如何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将连锁经营与网络经营相结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便利店、业态延伸、电子商务
【正文】:
本文以便利店业态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为线索,对零售业的业态发展及资源理论进行回顾和分析,说明业态创新与业态延伸方式的创新是引发便利店业态变革的主要力量,而对IT技术的应用,电子商务的产生是业态延伸方式创新在当代的最新成果,是引发流通革命新的契机。
一、业态延伸的理论和意义
为了更好地阐述便利店业态延伸战略,我们必须对零售业态理论和业态延伸理论有足够的学习和了解。
(一) 业态延伸理论简介
1、“零售业态”的概念
日本安土敏先生认为,“业态是定义营业的形态的。” 刘汝驹等人也认为,“业态指零售业经营的形态。"它不是以商品的特性,而是以行业经营方式,将零售店分为各种形态。(注1)
今年,国家商务部制定了新的《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新标准按照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等因素将零售业分为18种业态。
2、业态延伸与核心资源的理论概述
对便利店业态创新与延伸研究是以资源与核心能力的整合利用为理论基础的,业态延伸的实践是为了整合企业资源,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而核心资源的塑造又有助于业态延伸的深度。
核心能力是一种难以模仿的能力,核心能力共分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市场进入能力,即对品牌开发、销售与营销、分销和后勤进行管理等有助于企业充分接近顾客的技能;二是与声誉有关的能力,如质量、周期管理、及时库存管理等可以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更具柔性地、更富有可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的技能;三是与功能相关的能力,即公司对具有独特功能的产品和服务或可以为顾客带来特殊利益的产品进行开发的技能。(注2)
核心能力是业态延伸的基础,企业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核心能力 ,业态延伸也无从谈起。业态延伸是对核心能力的延展,业态延伸的前提是企业在不同领域的活动存在内在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使企业确立某种资源共享或能力共享机制,使资源或能力的效用得到放大,从而创造出多样化经营的竞争优势。例如,国大便利店公司最突出的核心能力有商品研发、物流配送、营销管理、信息技术,它们为国大便利店在不同领域的延伸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表1所示。
表1 国大便利店的核心能力与业态延伸
业态延伸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