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四)激励阶段的用人原则——严格要求、赏罚分明原则。
激励本来是心理学的概念,就其本质来讲,它是表示某种动机所产生的原因,美国哈福大学的管理学家Wiliam.James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一般岗位上,员工仅能发挥实际工作能力的2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潜能可以发挥出80%左右。所以激励是领导者让下属做好工作的法宝,必须学会艺术的对下属进行激励,以达到理想的目标。
领导者在激励阶段必须坚持——严格要求、赏罚分明的原则。领导者要根据领导机关确定的目标、任务,经常检查督促下属工作人员的工作。要随着监督检查的结果加以适当的奖惩,该表扬表扬,该批评批评,该受奖受奖,该处罚处罚,以工作表现和政绩晋升。对人才的严格要求和赏罚分明有利于调动他们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般来说,人们对功过是非都有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奖功罚过,奖勤罚懒,发扬正气,抑制歪风,做到是非分明、功过分明,这也是他们的迫切要求和愿望。如果要求不严格,赏罚不分明,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只能挫伤人才的积极性。
只有在坚持严格要求、赏罚分明的原则下,再充分利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例如需要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等,给人才施以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乃至惩罚和批评,才能促进人才成长和业绩提升。一般来说激励的手段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⑴报酬激励。报酬激励是一种物质激励手段。领导对员工的积极行为予以表彰,用增加员工报酬的形式满足员工的物质要求,从而刺激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尽心尽力。报酬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可以是发奖金、加薪、改进福利水平,也可以是分住房、汽车等实物。人对物质的需求是无限的,物质激励永远是最基本的激励方式。
⑵荣誉激励。人人都有自尊心、荣誉感。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将荣誉、尊重的需要列为人类的第四层心理需要。荣誉激励就是给优秀的下属以表彰、授予荣誉称号等,以此满足其心理需求,达到激励目的。在竞争欲很强的组织里,荣誉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越丰富、层次越高的员工,对此激励的应激程度越高。高明的领导者都不应漠视下属的荣誉感。
⑶上进激励。上进激励是指组织采取措施,满足员工的上进欲望,让员工感觉自己由于努力而一直在进步,从而激励其士气和工作热情。俗话说“人往高出走”,大多数人总是对未来怀有某种希望,希望拥有更高的地位、职称。领导者应充分重视下属的这种需要,用晋级、提拔等手段对下属进行激励,满足他们的上进心。上进激励开展的好,会使下属觉得有奔头,前途光明,因而会加倍努力。
⑷挑战——成就激励。动机理论认为,成就需要作为一种基本需求是许多动机行为的基础,人类天然地具备克服障碍,运用聪明才智尽可能快、尽可能好的解决困难的倾向。有时候,任务本身就能激励员工。人的天性中,有一种征服欲,人们面对挑战能激发斗志,发挥潜能,调动各种力量去争取胜利。胜利的标志就是完成任务,实现预定目标。
⑸挫折激励。挫折激励其实是上面4种激励方法的反向应用,当员工在工作中表现不积极甚至造成损失时,领导者就要对其采取批评、训诫,扣发奖金福利,降级,调离现岗位等处罚,促使其端正态度,改正错误,必要时也可采取开除的办法对其他员工进行警示以维护组织的发展。这也体现了严格要求,赏罚分明的原则。
三、结论
在我们跨入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能否合理使用人才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事实证明,领导者如果善于使用人才,领导效能就会事半功倍。笔者认为:用人已成为现代领导的重要职能。领导的用人原则对用人方法、用人技巧、用人制度等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贯穿于用人活动的全过程,即遴选、使用、评估和激励四个阶段。但是这四个阶段的用人原则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他们互相配合共同构成用人活动的指导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光了解这些原则还不够,必须把这些原则结合具体情况转化成具体的用人制度,并用制度来保障这些原则实施,即将用人原则由虚变实,才能做到对人才的考察全面,监督到位、升迁奖罚适度,才能防止人为的、片面的、主观的用人失误。因此,成熟的领导者必须熟练掌握各阶段的用人原则,将德才兼备、唯贤是举、量才任用、扬长避短、考核激励等等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并以之指导自己改进用人方法、改革用人制度,如此才能使组织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满凝聚力和竞争力,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从而使组织稳步发展,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叶宇伟:《领导六艺》,海天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2、王元瑞:《现代用人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3、杨胜文主编:《怎样当好一把手》,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4、朱立言:《行政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5、中石,《用人管人方略》,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6、博文 编译,《曾国藩用人管人十大手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7、陈东升,《古今用人韬略》,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8、赵蕤,《反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2版
9、李开鼎,《领导学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10、冯虹主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11、李庆年,《子思荐才与渔夫剥珠的启示》,《山东人事》2003年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