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其一,应加强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作为国家管理对外贸易的最高行政机关,应与国家计委一起制定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以及方针政策,参与制定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协调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其二,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管理委员会,负责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立法、对外谈判和政策协调等事宜。其三,应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服务贸易企业组织结构,组建一批以服务出口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开拓国际服务市场。其四,加强服务企业经营管理,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走质量和名牌之路。
(五) 建立培训机构,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工作。
建立培训机构,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工作。应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服务贸易人员培训机构,负责制订培训计划,并重点培训高层次的服务人员,对服务贸易人员主要从外语和专业技术方面加以培训。同时,在各地、各行业也设立一些服务贸易培训机构,并由全国性的培训机构进行宏观指导,协调人员培训,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服务贸易人员培训网络。在此基础上,应在一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筹建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并在综合性及财经院校开设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培训更多、更高层次的国际服务贸易人才,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迎接国际贸易全球化的挑战。
(六) 适应网络时代要求,发展知识型服务贸易。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延伸至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有人认为比“信息时代”、“后工业时代”更能反映现实状况的描述应当是“网络时代”。因为网络以其迅猛的势头向社会的各个角落渗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普遍、深刻。而其中,影响与触及最大的莫过于服务行业。具体地讲,网络对服务业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1、 突破了服务业固有的时空限制
传统服务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空上需要高度一致性。例如,消费者要购买商品必须去商店,在有售货员接待时才能买到所需之物;存户要存款或提款要去银行;要接受法律、财务咨询得去专门的事务所等。这种限制使得服务业的交易只有在消费者和生产者彼此接近的条件下才能达成。今天,网络的出现提供了一种“运送服务”的方法,光纤通道完全可以像火车、轮船、飞机运输商品一样输送信息化的服务产品。在互联网上,人们几乎可运作所有的服务性业务:金融、广告、会计、设计、法律咨询、技术咨询、数据处理、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等。
2、 提高了服务业的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
服务业中的大多数行业涉及信息服务,其服务过程就是信息传递或信息交换的过程。如金融信息服务、法律、会计、技术咨询、数据处理等等。传统的通讯手段如电话、电报、传真和邮寄等方式虽然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但只能用于处理简单的常规信息,对于复杂的咨询信息(往往需要多次信息传递和反馈),这样的通讯手段就难以处理,最终非得通过人员往来来解决。由于这个原因,咨询业在传统的服务贸易中属于“消费定位服务”,具体表现为提供咨询者到咨询者所在国或通过在当地建立商业实体如专业事务所等来提供咨询服务。但是在网络化的条件下,网络将为你提供一个交互式的环境,咨询者和被咨询者可以像当面对话一样进行信息交流与反馈。这样一来,人们有问题时可以随时得到咨询而无需等待,被咨询者也可省去出国费用。所以网络上全世界所有的法律、会计事务所、咨询公司在费用与时间上都是平等的,客户选择的尺度只有一个——服务质量。因此在网络上一切都是硬碰硬的。对于国际信息服务贸易来说,有了这把“利刃”,它将所向披靡,贸易额将极大地增长,竞争环境将极大地改善。
国际经贸竞争不仅仅是货物方面的竞争,从中长期看,更是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竞争,今后主宰一国经济的是服务业、服务贸易,而我国的服务业、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比较低,竞争力较弱,在积极发挥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必须尽快通过扩大开放,加强与世贸组织成员的合作与竞争,迅速发展壮大,为迎接21世纪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享受世贸组织成员的权利,使我国的货物贸易、服务业投资者能够享受更加良好的待遇,使一些国家逐渐取消对我国实行的歧视性政策措施,这样可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资金、技术、人力等,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获取更大的经贸利益,实行国际化、全球化经营。
引文注释:
(注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435页。
参考文献:
1、 《中国入世议定书》翻译组译:《中国入世议定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版。
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版。
3、 杨圣明主编:《服务贸易-中国与世界》,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7月版。
4、 白仲尧主编:《中国服务贸易方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5、 汪尧田 周汉民主编:《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论》,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2年版。
6、 周宝廉 尹炳文主编:《国际贸易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 韶泽等:《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载《财贸经济》1996年第11期。
8、 谢康编著:《国际服务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 楼关德译:《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
10、 徐海宁等著:《中国对外贸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
11、 刘吉著:《塑造未来——信息高速公路通向新社会》,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