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ISO9000在铁道机务段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五)

销售价格:

 

    (1)区分作业对象,分别下达作业指导书

     铁道部颁发的机车检修规程、铁路局下达的检修工艺对于机车检修内容、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设备和工具作出了详尽的要求,对于特殊过程的生产作业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技术科分解后下达到专业班组。

    (2)人员的能力满足作业要求

     ISO9001标准要求人员的能力“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经验四个方面相结合来衡量”,(注28)承担特殊过程的检修作业人员要符合机务段据此拟定的岗位任职标准时才能上岗作业。

    (3)对特殊过程能力实施确认

     首先,特殊过程能力确认的目的:“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注29)其次,能力确认的时机掌握在特殊过程界定之后车间按照控制要求完成了一个月的检修任务;第三,确认的要求为检修作业后评价零部件的质量,延伸到最终证实决定过程能力的工序六大要素“人、机、料、法、环、测量(5M1E)”(注30)是否符合运作条件。第四,确认的方式为技术科牵头组织,相关科室和车间参加集体确认。第五,现场只能依检测数据作出确认的初步结论,最终可信的书面结论按照特殊过程的含义、尚待机车实际走行一段时间后由技术科收集、汇总、整理质量数据后得出。

    (七)针对机车牵引服务(运转)的特点开展服务质量监视和测量

     1.机车运转流程决定牵引服务特点

     机车运转流程为:行车计划下达→待乘、出乘→机车整备作业→出库、出库走行→挂车、试风→途中运行→终点折返→回库入库走行→退乘机车检查→退乘,从工作流程可以发现,机车运转属于运输行业中的服务产品,具体为提供列车牵引服务。该服务的特点包括:①24小时全天候提供服务;②牵引服务本身无形,工作过程与产品同时开始、同时结束;③从形成计划下达至退乘不能出现环节中断;④牵引服务产品以单台机车按趟走行划分;⑤牵引服务必须在指定区段提供,按运行图以及调度指挥行驶;⑥牵引服务流程没有可逆性,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对服务质量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机车牵引服务质量监视和测量的实施

    (1)机车牵引服务质量监视和测量的特点

     任何一种产品均涉及质量评价及如何评价的问题,机车牵引服务也是如此,牵引服务的特点又决定了监视和测量的特点:①由于牵引服务与工作流程同始同终,两者紧密交融,也就是通常所说:“在服务行业,由于产品体现在各个过程之中,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也就体现为对服务提供的各个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注31)②牵引服务流程不能中断,各个环节作业的结果构成牵引服务,每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导致牵引服务不合格或停止;所以,牵引服务监视和测量的对象没有“半成品”。③牵引服务属于运输行业,质量第一特性是安全即通常所讲“安全第一”和“行车安全”。

    (2)机车牵引服务质量监视和测量的方式

     牵引服务质量监视和测量的特点又决定了其特有的工作方式:①服务质量(过程质量)标准包括铁道部下达的相应规章以及行车计划给定的时间要求等等。②多层次人员参加质量评价,例如,上级文件规定段领导、科室和车间领导、技术和管理人员、运转车间内部机务队长和业务指导司机每月按规定的趟次轮流“添乘”在司机室监控机车全过程作业。③安全科承担职能管理,如在关键区段派人现场指导机车走行、在线路随机监听司机与车站的呼唤联系。④运转车间内部检查,如出乘前对乘务员酒精含量测试。⑤采用机车运行监控技术装置(黑匣子)、记录牵引服务全过程相应数据,违章操作将自动停车等等。

     实践证实,围绕机车牵引服务特点开展质量检测,可以正确识别、落实ISO9000族标准的相应要求,通过应用ISO9000族标准能够发现原有工作方式存在的不足而加以完善,更好的达到质量评价的目的,即“证实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及过程实现了所策划结果的能力”。(注32)

     综上所述,机务段明确了应用ISO9000族标准的内在要求后,需要认真而准确的界定顾客以及顾客对机车检修和运用服务的需求,继而结合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控制范围;在此基础上拟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才能有的放矢对管理过程、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体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确保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而达到良性循环。

    引文注释:

    (注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Ⅴ页。

    (注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Ⅴ页。

    (注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2页。

    (注4)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Ⅳ页。

    (注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Ⅴ页。

    (注6)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Ⅴ页。

    (注7)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Ⅴ页。

    (注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9页。

    (注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页。

    (注1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7页。

    (注1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7页。

    (注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9023-2003/ISO/TR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第Ⅴ页

    (注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9023-2003/ISO/TR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第Ⅴ页

    (注14)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2页。

    (注1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2页。

    (注16)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页。

    (注17)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页。

    (注1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Ⅴ页。

    (注1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3页。

    (注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9023-2003/ISO/TR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第Ⅴ页

    (注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9023-2003/ISO/TR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第5页

    (注2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3页。

    (注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9023-2003/ISO/TR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第5页

    (注24)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2页。

    (注2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7页。

    (注26)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7页。

    (注27)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7页。

    (注2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4页。

    (注2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7页。

    (注30) 杨文士 李晓光:《质量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版,第94页。

    (注31) 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预备知识培训教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41页。

    (注3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8页。

    

    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9023-2003/ISO/TR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4. 杨文士 李晓光:《质量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版。

    5. 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预备知识培训教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ISO 9000在油(气、水)井修井作.. 下一篇:关于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ISO9000 铁道 机务段 企业管理 应用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