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家长选择兴趣班的动机调查报告(三)
销售价格:
TXW813407
(一)端正教育价值观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理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征,不适宜参与 枯燥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他们的主要活动就是有目的地玩和游戏,而目前家长在 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主要依据却是知识技能。即使有将近半数家长的选择以兴趣 培养、陶冶情操为主,对孩子也会造成一定压力。有的家长坦言,我们也希望孩 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为小学做好准备以及从众心理造成的各方面原因,导 致家长即使抱有正确的理念,也有可能会采取相反的行为。
与家长交流发生在身边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反面案例,帮助和引导家长认识到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在孩子幼小心灵上留下阴影,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 身心发展,请家长引起重视。案例:金尚奇是我班一位有自信心、学习能力较强的女孩,她从小班开始学习小 提琴。这个星期二的早晨,孩子随妈妈尚幼儿园,进教室后,她取下戴着的口罩、 围巾后,一声不吭地躲在妈妈的后面。当我们看见她时,惊异地发现她左半边脸 上有很大块的红肿,我们很震惊!妈妈面露难色地告诉我们:“昨天,她爸爸觉 得孩子学习小提琴不认真,打的!” 出于关心,之后我们再询问孩子,才得知——昨晚在家练琴,爸爸说左手四 指操作不到位,让她多练习几遍,这时孩子没了兴趣,爸爸一再提醒后,见无效, 便顺手用拖鞋去抽打女儿的脸,偌大一个鞋底板拍再孩子的脸上,顿时一片通红! 这一天,孩子的眼睛也肿着,睁不开的样子,也不怎么爱和同伴老师说话和 亲近。老师看再眼里,痛在心里,时常为她涂抹万花油,就想尽快地帮助孩子消 除红肿,同时消除心中的羞愧。 对于已经参加兴趣班的孩子家长来说,建议重新观察和审视孩子的各种表现(情绪、兴趣等),减少兴趣班的个数和次数。 平时注重孩子学习、生活习惯与个性的培养,教师提供各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习惯的标准给家长,家园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以下是各年龄阶段应具备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个性培养) 例(小班):帮助孩子学会使用小勺进餐、学会入厕、学习穿脱折叠衣物、安静 入睡;引导孩子乐意主动与人打招呼、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喜欢观 察各种事物的特征(大小、形状、颜色等)、喜欢摆弄玩具和活动材料并发现问
(二)尽量不参加课外兴趣班
调查显示,有的家长对兴趣班的情况几乎处在盲区。如一位家长这些写道: “现在外面各类兴趣培训太多,费用都很高,我们根本不了解情况,更别说 能够找到理想的,还增加了教育的成本,有很多还是我们没法承担的。”可见, 由于对兴趣班的软件和硬件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家长在为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 很大程度上会存在顾虑和担心。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当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尽力 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劝阻家长在不了解非教育机构的教育情况下,尽量不报兴 趣班,尽可能减轻孩子的负担,创设轻松的生活环境。
由家长和孩子共同计划双休日,将双休日或假日等休息时间运用起来,使孩子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向家长提供兴趣班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特殊案例,并引以为戒。案例:某孩子在学习活动的时候,注意力无法集中,只要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表现为一会哭、一会笑,还很不合群、胆小敏感等等。在教师和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孩子从小双休日就不外出玩,很少接触到大自然。家长期望太高,孩子从小班开始就参加兴趣班,有一次,孩子因为参加的绘画班里基本上都是大孩子,她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家长回家就是打骂,类似这样的情况非常之多。孩子感觉到了客观上实际存在的威胁、压力,当孩子无力以对,随即就产生了害怕恐惧的 心理。在幼儿园她却在其他活泼快乐的孩子映衬下,显得更加苍白可怜。现在老 师针对孩子的表现和家长沟通过以后,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心理不健康已经陪伴在孩子身边,很难扭转了。
(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家长树立与孩子地位平等的观念,尊重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搭建良好沟通的平台,增强“父母既是孩子的玩伴”、“爸爸就是孩 子的大玩具”等意识。 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各项活动与生活劳动中去:如搭积木、收玩具、摆碗筷、摘菜、晾衣服、饭后散步。家长每天确定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说“悄悄话”,并以同伴和朋友的身份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讨论遇到困难该如何处理等等。
总结
总之,经过一学年的调查研究证明,有意义地“玩”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不要让过多的或者是不适宜的兴趣班学习剥削了孩子玩的权利和时间,一旦孩子 对学习内容或者老师产生反感情绪时,他们的学习有可能是无效的,同时极有可 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或害怕学习的心理,成为孩子今后学习的绊脚石。“尊重 孩子,呵护童年”,是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所倡导的,也希望家长能够坚持正确 的教育理念,最终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迈出第一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
/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如何在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应用儿童..
下一篇
: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体现教师的师德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学前
儿童
家长
选择
兴趣
班的
动机
调查报告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