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调查分析(四)
销售价格:
TXW821125
四、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的统计情况发现,在进行教师自我评价时,存在以下问题,需引起教师本人及学校管理者的注意。
1、自评流于形式,主体参与不够
“新课改”提倡教师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突显了教师以评价主体的身份参与评价,以利于外界倾听教师的心声,尊重教师的个性化与独特性,促使教师更好的认识自我,提高专业素质与能力。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在重视程度上有40.3%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真正重视教师自评;有45.14%教师认为教师自评结果只占教师全面考核的一点比例;有33.5%的教师认为教师自评只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在教师自我评价中,教师不仅是评价的对象,更是评价的实施者,但在调查中发现,有68.1%的教师反馈教师自我评价标准是学校领导制定的,很少有教师本人的参与;在教师自我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充分展示自我,完全被条条框框束缚住;自评结果也很少反馈给教师本人。可见,教师自评为主并未确实落实下去,评价的主体也没完全参与其中,教师自评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参考而已,自评不过是走形式。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中小学依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教师管理。在这种单向、封闭的管理模式下,在学校领导观念里,教师是被管理者,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评价教师是领导在行使监督、控制教师的权力和工具,使得教师依附、服从于上级的管理。学校领导注重的是管理效率和效益,喜欢“大一统”的评价模式,容易忽视教师的个性和需求,忽视教师的内在发展需要,也容易忽视对评价目的、评价意义以及价值取向的思考。而大多数教师长期工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也习惯于被领导评价,不善于用自评和反思的结果向其他评价者阐述自己的见解,维护自己的权力,提出自己的主张,交流自己的思想,只能被动地接受他评的结果。可以说,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严重削弱了教师在自评中的主体地位,也挫伤了教师参与自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自评标准制定尚未统一
当问到被调查教师,“您校是否制定了教师自我评价标准?"时,所有的教师选择了“是”。由表4可以发现,这些教师中,有68.1%教师认为自我评价的标准是由“学校领导”制定的,有20.3%教师选择“不知道”,而选择“教师本人”和“教育专家“制定自我评价标准的共占5.7%,选择教师本人、学校领导、教育专家联合制定的占5.9%。由此可见,虽然学校都有教师自我评价的标准,但是评价标准的制定者却不同,大多数由学校领导来制定,而很少有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及教师本人的参与。不同的制定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各有侧重的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自评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自评标准,自评的实施和结果处理就难以进行,一直是教师自评研究的巨大阻碍。
评价标准是评价目标的体现,是教师评价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参考点。评价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争议的环节便是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中的分歧归根结底是评价尺度和标准的分歧。在我国教师自评是新兴事物,其机制还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尚未跟进。因此,对于教师自评中最重要的环节----评价标准的制定,专家、学者们相当严谨,可以说现在是实验和考评阶段。科学、统一的教师自评标准体系出台仍需时日。
3、自评内容不全面
由表3可知,当问到教师“您经常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自我反思?”时,选择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是“教学工作’’(37.38%)、“管理工作”(28.57%)、“教师职业道德”(18.24%)、“教学研究”(15.8l%),这是教师本人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评价内容的偏重。对于学校的要求,教师选择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是“教学工作"(33.5%)、“教师职业道德’’(24.81%)、“教学研究”(22.76%)、“管理工作”(18.93%)。从调查中可以得知,教师自我评价的内容主要关注的是教学工作,教师职业道德、教学研究、管理工作关注相对较少,评价内容较片面。教师本人和学校都将重点放在了教学工作方面,反思的时候也主要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学生反应等方面来寻找哪些地方教的不好,表现不足,然后加以改进。而对于涉及教师自身成长的管理工作、教学研究等方面评价较少,常常就是用课堂教学自我评价代替了教师自我评价。
在我国教师自评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单一,缺少教育评价内容的广泛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现在教育体制的倾向,我国现在仍是“应试”教育,一切以成绩论英雄,用“分数”和“成就”来说话。这样一来,学校领导眼中有的只是学生成绩,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也关系到领导自身的切身利益。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教师评价指标体系里有“德、能、勤、绩”诸方面内容,但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往往以教师所教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衡量教师工作的好坏,很少考虑其他评价指标。在这种环境下,教师自评内容很难保持平衡,它也严重制约了教师自我评价的发展。
五、完善教师自我评价机制的建议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教师开展自我评价还面临着种种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体制和思想根源。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关配套举措,以保证教师自我评价有效顺利地推进。我建议:
(一)学校要实行人本管理 教师要真正成为教师评价的主体,学校人本管理是关键。现代人本管理理论认为,人不仅是管理的对象,管理也必须着眼于人的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第一要义。教师自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有教师的发展才会有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有必要将教师个性自评与学校常规发展计划相结合。学校在制定自身发展规划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充分考虑教师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的要求,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用一个尺度要求所有教师。重视每一位教师的自评,要将每一位教师获得成功和自信当作学校发展的重要职责,并创造一切条件来帮助教师进行专业发展。同时,学校要通过民主管理使教师能够共同协商、探讨学校未来发展计划,使教师的个人发展同学校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事实上,教师只有将自评和专业发展植根于真实的学校情境中,才能具有持续的发展动力和丰富的发展资源。
(二)领导带头自评以巩固教师主体地位 教师能够主动参与反思性自我评价,学校领导带头自评是前提。奥斯特曼和考特凯姆的研究指出,如果在教师当中培育批判反思的精神,校长们公开宣布自己的错误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为重要。因此,学校领导应转变角色观念,把自己由居高临下的评判者、管理者转为真诚的引导者、合作者。领导应定期邀请教师座谈,实事求是地带头自评,及时听取教师们对自己的意见、建议,或设立匿名评价箱,让教师以匿名信件的方式把对领导的评价反馈给领导本人。同时,定期公开自评结果,做到有错必改、有误必纠,自觉地接受广大教师的监督。当学校领导者能坦诚地做出自我评价、虚心地对待反馈意见时,教师的主体地位就自然得到了尊重,教师们自然会对教师自评肃然起敬,“自评为主”也就会自然地落实下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下一篇
:
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实现意义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教师
自我
评价
存在
问题
及其
原因
调查
分析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