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是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取得的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严重制约着其做大做强。其中,融资困难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研究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融资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顺利与世界经济接轨,这都已经为我国在新世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定义的相关标准以及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融资的相关概念及常用的融资方式,指出了进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因素的前提上,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进行描述,对融资难的困境进行了深刻而客观的理论分析,指出了导致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瓶颈的几方面主要原因;最后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情况,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可行的融资策略,力图做到系统综合,标本兼治。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正文】:
一、中小企业综述
(一)中小企业的相关概念
世界各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定义是由其发展中小企业的不同目的而决定的,不但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不同,即使在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的行业、地区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中小企业所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我国于2002年6月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该法对中小企业做了如下界定: 本法所称中小企业, “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 增加就业,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从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来看,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规定的,前者是以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等因素为标准,后者则是以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资产规模、年销售额及其它具体的指标为标准[1]。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
1.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是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根据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局2003年提供的统计数据,我国的中小企业已占到全部企业总数的99% , 2003年全国中小企业创造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5%,从业人员占80%左右,工业总产值占60%以上,外贸出口占全国的68. 53%。从贡献上看,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约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中小企业完成的税收占我国全部税收收入的46. 2%[2]。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经不言而喻。而其作用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中小企业是安置社会就业的主体,吸纳了全国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
(2)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80年代以后,中小企业的年增长值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我国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3)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数量和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和扩大,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
(4)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快,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世界第30位上升到第3位,每年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其中大宗出口产品,如服装、手工业品、五金工具、轻工、纺织和玩具等主要依靠中小企业提供。
(5)中小企业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抵抗意外风险的能力。从金融风暴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出现支付危机时对银行的冲击远远小于大型企业,同时其自身的灵活性可以调节经济周期的变动,减少损失。
2.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9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逐步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使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盈余能力不断增强,总资产呈直线上升趋势。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企业员工素质低,管理不善,组织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政府宏观管理体制建设滞后,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和融资困难等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融资困难是最大的障碍,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资金较少的问题,大多数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制约自身发展的首要因素。从短期来看,能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系其生死存亡;从长期来看,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支持和对中小企业二次创业所需资金的融资支持,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创造高效顺畅的融资渠道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升产业层次,激活市场竞争机制和创新机制的重要途径。
二、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定义及实质
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3]。融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资是指资金在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这种流动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既包括资金的融入,也包括资金的融出。融入是指资金的来源,即常说的企业通过各种道筹集资金;融出是指资金运用,即用筹措来的资金投资于长期资产与短期资产。狭义的融资仅指资金的融入,指企业为了重置设备、引入新技术、进行技术和产品开发,为了对外投资、兼并其他企业,为了资金周转和临时需要,为了偿付债务和调整资本结构等目的,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各种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金[4]。企业融资,是社会融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融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恰当的融资方式,经济有效地融通资金。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动进行的资金融通行为,本文所研究的融资仅是企业资金融入的狭义概念。
资金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质,就是对资金的配置过程。所谓资金配置,就是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来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浪费和实现资金利润的最大化。而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配置表现为资金来源和运用,也就是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从何而来,又用于何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7/7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