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中间业务成本控制
商业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一货币、以盈利为目的的特殊企业,因此,它与其他企业一样都必须重视利润的获取。各级决策者和经营者应该转变经营理念,放弃以往不关注成本控制的粗放式中间业务成本管理方式,建立引导全员参与中间业务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对中间业务流程的优化改造,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达到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经营目的,增强抵御外资银行的能力。同时,商业银行需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力度,以客户为中心,经营模式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经营品种从传统产品向新兴产品转换,积极开发符合客户需要的中间业务产品。
(四)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
积极稳妥地拓展网上银行、CALLCEIVTER、企业银行、居家银行等新兴业务,通过建立和扩大ATM自动提款机、CDM自动存款机、网络POS消费系统、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提高银行卡的发卡量、存款量、使用范围、使用频率和持卡交易额。同时要开展智能卡、专用卡、复合卡的研究开发,促进银行卡业务迈向更高层次,使“名卡效应”进一步发扬光大,拓展更大的中间业务发展空间。
(五)防范中间业务风险
商业银行内部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协调管理,在中间业务发展的起步阶段,就必须加强内控的监督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按照金融法规和国际金融惯例规范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防范中间业务风险,需要规范业务流程,针对信用、操作、法律、流动性等不同的风险类别,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严格控制中间业务市场准入关;建立监控各类中间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
同时,要充分发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发展中间业务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价协调机制,制定中间业务的行业公约,防止无序的不公平竞争,共同营造和维护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引导商业银行积极规避中间业务风险,以保障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六)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中间业务引导
就金融监管部门而言,应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监管力度和引导,遏制商业银行间不顾成本竞相降低收费标准的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为中间业务发展创造更加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一、指导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经营范围,逐渐由低层次向高附加值品种发展。对现有的分业经营框架进行修改,逐步放开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为拓展中间业务提供法律支持。 第二、金融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细则,进一步完善健全相关金融法律法规,使对中间业务的监管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第三、要发挥银行业同业工会的积极作用,促进商业银行之间加强沟通与联系,创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防止恶性竞争。(注9)
引文注释:
(注1)孙智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年4期60页。
(注2)孙广通:《对商业银行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中国金融》2006年8期38页。
(注3)徐中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注4)武思彦:《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商业研究》2006年第5期,第93页。
(注5)郑立明:《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思考》,《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8期,第99页。
(注6)符习安:《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湖南社会科》2005年第3期,第101页。
(注7)陈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及对策》,《财会月刊》2006年2期51页。
(注8)余耀侠,杨晓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金融观察》2006年6期111页。
(注9)高芸:《国有商业银行应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开放潮》2006年 01-02期合刊,第66-67页。
参考文献:
1.孙智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年4期。
2.孙广通:《对商业银行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中国金融》2006年8期。
3.徐中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武思彦:《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商业研究》2006年第5期。
5.郑立明:《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思考》,《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8期。
6.符习安:《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湖南社会科》2005年第3期。
7.陈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及对策》,《财会月刊》2006年2期 。
8.余耀侠,杨晓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金融观察》2006年6期。
9.高芸:《国有商业银行应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开放潮》2006年 01-02期合刊。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