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商业银行实施并购成本很高,所以通过控制权市场对商业银行进行外部约束,一般来说难度很大。完善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与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化相适应,大力发展经理市场,促进银行管理人员之间充分竞争,真正实现银行管理的职业化;二是强化资本市场的作用,努力发挥资本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约束作用;三是强化独立和外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审计监督;四是完善有关的法律制度,对商业银行进行严格的法律约束。
四、结语
理论和经验证明,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价值创造能力(EVA)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很关键的,至于资本充足率问题则是内生于这些因素的。那么到底如何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盈利能力、价值创造能力?根本在于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绩效。因此可以说,国有商业银行能否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 随着改革的推进以及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越来越迫切。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还存在着产权结构单一、公司治理框架不健全、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缺乏、信息透明度不高、外部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由此,要进行股份制改造,明晰产权关系。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要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内部控制体系,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要健全外部治理机制等方式来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何莉莉《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法律思考》《金融与保险》2003年11月.
2、韩良《银行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3、强力《金融法》 法律出版社 1999
4、邹力刚、张桂红《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法律监管》, 法律出版社 2001
5、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6、吴晓求《证券投资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
7、谢登科《经济观察:加快提高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水平》 新华社北京 2004年12月
8、谢登科《中国银行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重在“神似”》新华社北京 2004年12月
9、陈延柏《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如何走向市场化》《中国经济日报》 2005年5月。
10、傅一江《证券投资学》财经出版社,2003年
11、王自力《中国最大的四家国企怎样改—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探析》 2001年6月。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