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外国零售商业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一)
销售价格:
TXW819385
目 录
一、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 2
二、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对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5
(一) 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给我国经济和零售业带来的机遇……………………………………… 5
(二)外资零售企业给我国零售业带来的挑战……………………………………… 6
三、我国零售企业应对外资企业挑战的策略 ………………………………………10
(一)加强法制建设,合理地管理外资零售企业 ………………………………………10
(二)加大对中小零售企业的扶持力度 ………………………………………11
(三)国内民族零售企业要做大做强并积极主动地应对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 11
(四)不断扩大连锁经营规模,实现效益梯度增长 ………………………………………12
(五)转换经营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内功……………………………………… 13
(六)积极推动国内零售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高国际竞争力 ………………………………………14
参考文献 ………………………………………15
一、 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1992年7月以前,我国禁止外商在中国开办独资或合资的零售、批发业。但1983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和199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中均明确规定,外商投资的生产企业可在中国大陆销售部分产品。因此,部分外资生产商依照批准的销售比例,自行或委托中国的商业机构代销在中国销售本企业产品,主要以地区授权开办新店、在百货商店设立专柜和厂家开办直营店的方式来进行,因此这一阶段可称为专卖店阶段。
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六个城市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各试办一至两个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商业零售企业,项目由地方政府报国务院审批,企业经营范围为百货零售业务、进出口商品业务,不得经营商业批发业务和代理进出口业务,享有进出口的经营权,外汇自行平衡,进口商品限于在本企业零售的百货商品,年度进口总量不超过本企业当年零售总额的30%。
1993年3月起“经国家批准,在一些城市和地区试办中外合资的零售商业。”1995年6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把商业零售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允许有限度地吸收外商投资。商业零售的开放领域由服装类产品扩展至百货产品,由厂商向流通领域延伸扩展至外商可以合资、合作开办大型百货商店,但食品及连锁经营仍未对外开放。
1995年10月之前,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北京燕沙友谊商场、上海第一八佰伴等-3家中外合资合作零售企业。外资百货业在这一阶段取得了一定发展。1995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北京试办两家中外合资连锁商业企业。各项政策除比照中外合作商业零售企业外,还规定必须由中方控股51%以上,经营年限不超过30年。这表明我国零售企业对外开放由零售环节延伸至批发环节,由百货品经营扩展至包括生鲜食品在内的日常生活所用一切必需品。连锁店阶段此由此展开。这一阶段,中外合资零售业发展速度很快,很多企业采取各种变通手法,擅自开店。至1998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的中外合资商业企业有20家,但是非试点企业有227家[卢和诠、王坤良,2006:《开放零售业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探讨》,《经济师》第10期,第70页。]。
1999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商业试点办法》,允许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及经济特区试办1-2家中外合资、合作商业企业,经济中心城市、商贸中心城市可增设1-2家。同时,经营类型由零售扩展到批发,允许在四个直辖市各试办一家经营批发业务的试点企业,其方式可采取与符合一定条件的零售企业兼营试点,由原来只许在北京、上海各开两家合资、合作连锁试点企业,扩大在上述经济和商贸中心城市有计划、有控制地开办合营的连锁商业企业。但只允许直营连锁,暂不允许自由连锁、特许连锁等连锁形式。截至2001-年底,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外商投资零售商业项目有49,家,但是各地越权审批的达到316家[卢和诠、王坤良,2006:《开放零售业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探讨》,《经济师》第10期,第70页。]。由于越权审批现象严重,各类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大量涌入影响了国内商业的正常发展秩序。2000年12月1日,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越权审批和变相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通知》,对越权审批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进行了一次清理。2001年8月6日,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国家工商总局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整顿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清理整顿工作。当时,“家乐福”事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从1979年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224亿美元[邢孝兵,2005:《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影响》,《商业时代》第8期,第32页。]。但是,外商投资方式的变化以及跨国并购的增多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隐忧,甚至威胁到了中国的经济安全。由于跨国并购企业的利润巨大,同时又有大量的利润汇出,在中国很多地方GDP与GNP差距甚大。我国鼓励外资的进入,一是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优势,二是利用他们的管理和技术。通过学习他们的管理和技术,取得技术和管理上的突破,发展本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获得相对垄断的利润。目前,由于中国零售市场潜力预期向好,中国零售业已经成为外资并购活动的重点领域。2006年是中国进入“十一五”规划时期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将由过去的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1月~2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5%。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645亿元,同比增长12.7%。到目前为止,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商,己有半数以上进入中国,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荷兰的万客隆、日本的伊藤洋华堂、吉之岛、马来西亚的百盛等。有关资料显示,到去年底尽管经政府许可获得有关牌照的外资零售商只有40多家,但实际上通过各种渠道己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商早己超过200家。可以说,国际知名零售商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进入了中国。家乐福对2006年扩张定出的基调是,致力于开拓新的地域市场,而收购是其中的一步。对此,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这预示着家乐福进入中国10多年来的扩张策略转变,开始逐步改变开新店策略,转而采用收购、兼并等新策略,进行市场拓展。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沃尔玛目前虽仍以自开新店为主,但迹象表明,沃尔玛正在谨慎规划并购思路。沃尔玛中国区负责人在一次零售展览会上表示,只要有合适的对象,沃尔玛就会考虑通过收购加快开拓市场。后进的外资零售企业则毫不迟疑地选择以并购方式入场。英国第一大零售商TESCO于2004年才进入中国市场,其新闻发言人对外公开表明:“留给我们的选择道路只能是用并购迅速打通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面对来自沃尔玛、家乐福的竞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作为销售终端的零售业也逐步融入了这一进程,并形成了汹涌的国际化浪潮。各国的零售企业将不再仅仅面临国内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是与国外企业进行国际竞争。由于内外资零售企业实力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零售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尽管目前关于外资对中国零售业影响的认识存在分歧,但是,通过对内外资零售业竞争状况的分析,我们还是看出外资对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存在冲击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零售业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因此零售业仍将继续向前发展。到2004年的12月11日,根据中国入世协议,中国承诺开放零售市场的期限已到,外资零售业将不限地域、不限经营业务而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外资零售巨头的涌入既带来积极作用,同时由于中外零售业实力悬殊,给中国零售业经营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零售业作为商品流通的终端,谁掌握了零售业,谁就将控制一国的生产市场,继而控制一国的经济。如何拯救中国零售业,如何为中国零售企业寻找出路,如何实现中国商业流通体制的结构性调整,这将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社会课题。一方面我们应积极向他们学习先进的营销理念,努力追赶,另一方面,企业也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内资零售业做大做强。
二、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对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外资零售业进入本国引起的担忧之一, 就是害怕外资零售业会威胁现有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就业。2、各国的经济表明, 外资的进入会导致零售业数量的减少,但并不意味着就业的减少。3、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业以高效率的大型业态为主, 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新型店铺将替代传统店铺, 这会加速淘汰中国低效率的零售业, 但不会对就业产生收缩式的影响。4、据了解,目前在中国的外资零售店90% - 95%的员工是来自本土。5、即便是外资零售企业代替了我国本土的零售企业, 其所用员工主体还是本地人。6、由于外资零售企业运营所需的技术含量高于国内企业, 外资零售业所使用的本地人力资源不仅是一般的营业员, 还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7、外资零售业在中国增加了高级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
/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奥克斯公司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
下一篇
:
中小型外贸企业SENLITE公司发展战..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外国
零售
商业
进入
我国
零售业
影响
对策
分析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