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三、对于我国公共管理企业化的几点建议
(一)要正确理解公共管理企业化的内涵实质
首先,要认识到,公共管理企业化是改善政府工作绩效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但却不是唯一的手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改造政府,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及政府改革的一个基本精神”①,由此,不论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还是引入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改善政府工作的绩效和服务质量,那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用市场机制来改造政府或用企业家的精神重塑政府,在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上采用市场或准市场的方法,并在公共机构以及组织中确立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的激励机制”②,则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或手段,而“这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市场机制和企业化的管理的确是改善和提高政府功能的一个基本手段,通过在政府行政管理中注入一些市场和企业的因素,可以缩小政府缺陷的影响范围,使政府体制更加灵活,并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③,要充分研究和借鉴现代“企业管理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经验、原则、方法和技术,目前我国公共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陈旧,管理理念落后”④,因此要注意企业化管理的示范性影响,建立一套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构筑起公共行政管理的新模式。
其次,必须正确认识企业化工具作用和局限性。尽管企业化工具应用在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领域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企业化工具本身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⑤。每一种特定的企业化“工具都有其特定的应用机制、条件和范围”⑥,因此只能应用于适合它的领域,企业化工具的作用也是不能被无限放大的。对公共管理企业化内涵实质的正确理解,厘清服务、管理和执法的概念,再选择切实可行的企业化工具,这样可以使我们在公共行政的改革中,避免盲目地追求创新,少走弯路,减少由于决策错误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二)建立和健全权力制约机制,加大社会对政府的监督力度
首先,市场经济社会是契约社会,而契约是需要法制来保障的,因此市场经济社会也是法制经济社会。我国在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中,急需加快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由于行政组织所面对的财政、社会与经济等关系越来越复杂,因而就更需要利用公共法律来帮助我们建设新的社会基础设施;帮助我们提高解决冲突、迎接挑战的能力;帮助我们在‘权力下放、增加自主性’呼声阵阵的情况下妥善处理责任问题”⑦,没有法制化的保障,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只能成为某些官员和部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陈振明等:《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②陈振明等:《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③陈振明等:《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④陈振明等:《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⑤陈振明等:《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⑥陈振明等:《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⑦[美]菲利普•J•库珀等:《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饱私囊的工具。而法制化建设主要从立法和司法两个角度考虑,在立法方面,改变现行的由专业部门起草,人代会审议的模式,成立人代会专业委员会直接领导的,由各方面专家、学者参与的专业法律调研起草小组,或形成由社会中介及咨询机构参与的立法起草机制,负责法律的调研和起草,从而避免专业部门利用法律扩大部门利益,侵害社会公正,同时尽量避免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力度降低的现象的产生,在做到有法可依的同时,更要有法能依;在司法方面,要充分体现法律的社会公正性,减少各方面对司法和行政执法的干预,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同时充分体现法律的监督作用,对政府的公共行政管理和服务行为进行全程的法律监督和法律指导,例如在行政部门中设立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部门,这个部门由向社会聘请的律师参加,当行政部门实施行政行为前,可以先由这个部门给予法律方面的指导。
其次,要加大公民和社会对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民主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畅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落实问责制等制度,使政府能够充分接受公民和社会的监督,例如在政府工程或政府服务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要公开招投标的标准和程序,组建由社会专业人士组成的评标委员会,评标的过程应有专业法律机构的监督,从而尽最大限度地避免暗箱操作。
(三)改革政府管理结构,深化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
首先,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结构是传统的官僚体制的产物,曾经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在信息化充分发展的今天,这种组织结构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并由于其层层负责的特性,致使效率低下,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使政府组织机构的扁平化设置已经成为可能,扁平化的组织机构设置可以减少中间层级,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工作的灵活度和工作效率。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当前的“政府绩效完全由政府自我评估,尤其是上级政府或主管领导的评估更具决定意义”①,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是“GDP”,造成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要逐步提高“人民满意度”等软指标在政绩考核中作用,例如在行政部门外部建立民调机制,由专业的社会调查机构或媒体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一项指标;在行政部门内部建立双向和平向的综合考核机制,上级可以考核下级,同时下级也可以考核上级,平级之间相互进行评价考核,这些考核结果均可以成为衡量官员的绩效的指标。
第三,建立科学的政府人事管理体制,引入企业化的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扩大政府外部和政府内部之间的人才交流和流动的渠道,以提高公务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扩大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聘任的范围,以合同制公务员逐步取代终身制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内部尝试进行工作岗位的意愿选择,由个人针对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工作岗位的要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在公务员规范工资的基础上,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只有竞争和有效的管理才能产生效率和良好的质量。市场的竞争机制和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引入已经成为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我国现阶段公共管理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落后,这就迫切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法,实践证明,现代私营企业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经验、原则、方法和技术同样适用于公共管理部门,并且是改善政府功能,更新政府管理方式,降低公共管理成本,优化公共管理质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一个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手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传军:《管理主义的终结——服务型政府兴起的历史与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页
参考文献:
1. [美]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李鹏:《新公共管理及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陈振明等:《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王义:《西方新公共管理概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美]菲利普•J•库珀等:《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李传军:《管理主义的终结——服务型政府兴起的历史与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版。
8.曾峻:《公共管理新论——体系、价值与工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美]珍妮特•V•登哈特 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美]保罗•C•莱特:《持续创新——打造自发创新的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