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1)基本内容:本期预算数、实际发生数、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数、累计实际发生数、累计差异额;
(2)结构性分析:预测的成本结构、实际发生的成本结构;
(3)对差异额的分析,主要依据下列关系进行:
(4)产生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四)更新观念强化预算激励和约束机制
预算编制应该重视人的因素。因为成本预算编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得到全体职工的配合和支持。成本预算的编制首先必须统一职工对预算重要性的认识,而且必须要把预算编制的目标、原则和具体的工作思路等全面贯彻到职工中去。
要改革中原油田的成本预算管理模式就应该从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入手。首先是要使职工上下明确企业的经营环境的变化。是要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寻求投入与效益的最优组合。三是要树立“面向市场、内外结合”的成本管理观念。
另外,在改进后的成本预算管理模式中,许多的基础数据从管理基层得到,这就无法避免个别的单位和个人以虚报工作量来为自己争取成本指标,那么在预算形成中也就必须重视到其对预算结果的影响,研究建立解决这一问题的预算编制激励模型。
(五)实施成本预算的动态综合考评
在中原油田成本预算管理循环中,预算考评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预算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预算考评信息的反馈及相应的调控,可随时发现和纠正实际业绩与预算的偏差,从而实现过程中的控制;另一方面,预算编制、执行、考评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相互作用,周而复始的循环以实现对整个单位经营活动的最终控制,而预算考评既是本次循环的终结,又是下一次循环的开始。所以,为保证成本预算循环的有效运行,应该高度重视成本预算执行的考评。
建立高效的预算考评体系,可以按如下思路进行调整:
1.预算考评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即可控性原则、风险收益对等原则、总体优化原则、分级考评原则、公平和公开原则。同时还要注意区别个人和集体、区别不同层级、区别不同工作性质等考评策略的灵活应用。
2.改进后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应该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否决性指标,主要是财务成本指标,如吨油操作成本、单井操作成本、分专业系统成本等;第层次为辅助性指标,主要是实物量指标,开井数、产油量、注采比等。在具体实施考核时,如果企业的否决性指标即财务成本指标没有完成,则要全部否决挂钩的工资和奖金;在否决性指标完成的前提下,对实物量指标进一步考核。这样做既可以保证目标成本的达成,又可避免因片面追求成本降低而缩减生产规模影响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晨:《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2. 北京商学院会计系编著:《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构造与运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 财政部企业司编著: 《企业全面成本预算管理的理论与案例》,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4. 王友明:《中原油田全面成本预算管理探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