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摘要】:
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创造国民生产总值、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出口等很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融资难问题成为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我国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采取的政策及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未能从根本上有效改变企业融资难状况。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着手,分析其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借鉴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融资难 对策研究 融资途径
【正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拉动小城镇建设、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和重组中,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融资难问题逐渐由隐性转化为显性,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而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时间上看,由来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在不同时期存在着“时紧时松”的程度差异;从空间上看,事出有因,既有宏观环境方面(如金融体制、政府政策、市场机制等)是否得体的外因,也有微观运行方面(如企业运行、经营管理、理念诚信等)是否得当的内因,外因、内因互为因果。如果从辨证的观点来认识,外因仅是“条件”,内因却是“根据”。本文论及的 “融资难”,亦非所有中小企业千篇一律。有的企业产畅销,管理精,信用好,积累多,它们的融资必然能达到及时顺畅,而且金融部门还会主动上门“锦上添花”;反之,遇有产品积压,管理混乱,信用不佳,资不抵债,救活无望的企业,融资必然会难,理因要难。
本文论述的“融资难”,是指上述两者之外的需要有关方面帮助、支持、促进的“中间”企业和具有潜在优势、前景乐观或因市场变化、或因规模扩充等原因引起的资金短缺,而未能得到适时适度信贷支持的企业。简言之,理因支持而未被支持或未被积极支持的企业。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己经成为社会共识和政府的战略决策,许多地方政府都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有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部分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受着改革进程、经济调控、产业政策、市场运营等宏观因素的制约,加之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权属、运作等微观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远未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当然,欲求孤立地、以事论事地去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很难奏效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运行中的资金供求平衡,只能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全局,有赖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发展而平衡。“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只能有赖于深化改革的途径,才能逐步缓解,直至消失。
因此,认真研究、探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无疑具有政治和经济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发展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级政府以及金融系统也为解决融资问题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现状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