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二)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模式
国务院从1994年3月起进行医疗制度改革,到目前为止,医疗保险制度是多种改革模式并存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1、多种形式的“统帐结合”
(1)以江西省九江市和江苏省镇江市为代表的“三段通道式”。即一般按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0%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其中一半左右为职工建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其余部分形成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就医时先由个人帐户支付,支付完后进入一个相当于本人工资5%的医疗费用支付阶段,再多支付的医疗费用则由统筹基金报销大部分。
(2)以海南省为代表的“双轨并行制”。即医疗保险基金只负担规定的大病病种的医疗费用的大部分,其余部分及其它疾病(一般为门诊疾病)的医疗费用则由个人账户支付。
(3)以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为代表的“三块式”。即同时建立个人账户、企业调剂金和统筹基金。
2、大病(住院、大额医疗)费用社会统筹
自80年代末开始,我国一些地区为了分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遇到的大病高额医疗费用的风险,开始进行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试点。
3、以深圳市为代表的混合型改革方案
即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分别实行不同的改革方法;对职工实行“统帐结合”的方案;对外地劳务人员实施住院医疗保险;对离退休人员、残病军人实行全面的医疗保障。
4、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社会统筹
一部分地区根据企业离退休人员更需要首先得到医疗保障的实际情况,对离退休人员实行了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制度。
5、一些初步改革的试验
多数没有实行社会化医疗保险制度的企业,仍按原有规定实行旧的医疗制度,但不少企业进行了内部的轻度改革的试验,其主要形式有:个人负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或者实行医疗费用定额包干,节余归己,超过部分由企业补助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为员工投保了商业健康保险等。
(三)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现状
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使医疗保险改革有章可循,纳入了规范化的轨道。
2、建立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全国大部分地市已经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些地方实施了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半数以上地区出台了公务员医疗费用补助政策。
3、形成了有效制约与激励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新机制。通过建立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医疗服务竞争机制和医疗待遇保障机制,增强了患者自我保障意识和费用意识,医疗资源的浪费严重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遏制。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7/7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