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提纲:
近几年来,财务会计造假日益严重,造假手法复杂多样。笔者认为,财务会计造假将导致虚假会计信息,对国家、社会、个人都将造成极大危害。本文拟从财务会计造假的危害、形成的原因入手,来剖析财务会计造假的手法,以便究其根源,探求对策,对财务会计造假加以防范,从而对遏制财务会计造假有所帮助。
一、 财务会计造假的危害
(一)财务造假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影响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二)财务造假影响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三)财务造假会造成会计主体或会计信息使用者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判断、分析、预测、决策工作时发生失误
(四)财务造假损害会计工作者自身形象
二、 财务会计造假的原因
(一)追求本位利益和个人私利是财务会计造假的直接原因
(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滞后,会计法制建设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从而使财务造假者有机可乘
(三)某些企业单位领导法律意识淡薄,会计人员地位低、职业道德水平差,也是导致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
(四)产权界定不明晰,也是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新旧体制交替,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通过财务造假,争取本来得不到的利益
(六)审计监督不足,助长了财务造假的产生和蔓延
三、 财务会计造假的手法
(一)企业在会计凭证上造假
(二)企业在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上造假
(三)企业为达到各自的目的在盈亏核算上造假
(四)企业为达到各自的目的在税金核算上造假
四、 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使之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干部奖励机制
(三)改善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四)明晰企业产权,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五)改善审计体系,强化审计监督
正文:
财务会计造假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用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账务中进行弄虚做假,伪造、变造会计事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从而为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它一般表现在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三个方面。而财务会计造假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而及时可靠、真实合法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决策的依据,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信息来源;既是国家机关、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和决策的依据,又是进行国民经济规划、制定有关方针政策的有力保证。如果会计工作提供的是一连串虚假的数字,势必会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造成严重危害。近几年来,财务会计造假日益严重,造假手法复杂多样,特别是上市公司有愈演愈烈之势。继琼民源、郑百文、PT红光、大庆联谊、东方锅炉等舞弊丑闻后,又暴露了银广厦、ST黎明、东方电子等会计造假恶性案件,同时会计造假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出了会计范畴而演变成一种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了。朱容基总理在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既是对会计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对会计造假行为的有力批评。笔者认为,财务会计造假将导致虚假会计信息,对国家、社会、个人都将造成极大危害。本文拟从财务会计造假的危害、形成的原因入手,来剖析财务会计造假的手法,以便究其根源,探求对策,对财务会计造假加以防范,从而对遏制财务会计造假有所帮助。
一、财务造假的危害
财务会计造假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危害十分严重。在宏观上它会掩盖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使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正常运行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微观上,它会使会计主体无法掌握实际情况,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潜在危机,同时它又必然造成管理混乱,为经济犯罪提供方便,滋生腐败,并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财务会计造假已是经济社会中的一大公害。
企业实现的利润多少应分配给国家,多少应分配给投资人,多少应用于员工福利与奖励,所有这些分配政策与制度最终都必须以会计数字为基础来落实。会计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最终会导致分配政策的失效,包括国家税收政策、股利分配政策、员工工资、奖励与福利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失效,事关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事关改革的成败和政局的稳定。所以遏制会计造假,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是保护改革成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一件大事。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评价企业经营水平和管理效率高低的主要依据,是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的重要依据,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若因会计造假导致虚假会计信息充斥经济市场,就会使投资者无法从众多的企业中区分哪些企业值得投资,哪些企业不值得投资,从而导致投资失去方向、失去理性,进而丧失信用和良心,不遵守游戏规则,恶意欺诈等,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例如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郑百文、银广厦等造假案件,这些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粉饰业绩,使得这些“绩差股”、“问题股”摇身一变成为“绩优股”、“高成长股”,堂而皇之地上市融资,使得宝贵的市场资金流向了不该流向的地方。而当包装出来的绩优股会计造假一旦被揭露,又会给投资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股市动荡,经济秩序混乱,股民自杀、上访、起诉等事件。所以我们要打击会计造假,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是提高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将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而整个经济运行都将失去效率。
财务造假导致会计信息虚假,不仅扰乱了别人,同时也乱了自己,使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群众无法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不能运用会计信息有效地把握企业未来和正确地做出决策,极易迷失方向和导致混乱,同时为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而腐败现象又导致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会计造假导致会计信息虚假,由此会对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预测、决策工作起误导作用,使其利益受损。如:1997年在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时,日本山一证券公司宣布停业,该公司经营失败有多种原因,但与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有很大关系。该公司高达6万多亿日元的巨额债务,有五分之一没有在会计报表内揭示,且账面资产有相当大的比例属于坏账和不良资产而没有确认,也没有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还是投资者的决策都难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金融风险的控制无从谈起,对金融危机的应变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财务造假损害会计工作者自身形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