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园本课程实践探究:以Z幼儿园为例(四)
销售价格:
园本课程实践探究:以Z幼儿园为例
四、进一步深化园本课程研发的建议
(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的核心价值就是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开发园本课程,核心就是要更好地促进每位幼儿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以说,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园本课程的灵魂和生命。
促进幼儿的发展和素质提高,无疑也是国家课程的中心任务,那为什么还要开发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呢?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教育系统中,课程都是居于核心位置——教师为落实课程而教,学生为掌握课程而学,领导为优化课程而管理,社会为促进课程而评价。所以课程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能否全面落实。
(二)演绎式与归纳式
园本课程的形成和开发,主要有两种模式:及演绎式和归纳式。分述如下:
一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基本过程为:确立学校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进行具体园本课程的开发。
二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基本过程为:教师自发进行活动实践→活动课程化→确定园本课程整体结构→提炼园本课程文化和特色→确立学校理念→指导园本课程的进一步完善。
(三)兼顾三种取向
对园本课程进行分类是学校课程整体规划的需要。从涉及领域看,有科技类、生活类、社会类、人文类、艺术类等;从内容特点看,有活动型、研究型、知识型等;从学科范围看,有主题融合式、主题平行式和单一学科式等。但不管如何分类,都不外乎一下三种价值取向:
一是目标主导,即学校想做什么。园本课程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为自己的发展正确定位。学校教育哲学反应的是学校信奉的教育理念,应该渗透在学校环境、幼儿日常生活、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学校管理中。
二是需求主导,即幼儿喜欢什么。园本课程要尽量满足幼儿合理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通过调研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调查的项目应包括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喜欢的理由等等。
三是条件主导,即学校能做什么。这有两层含义:其一,学校想做的和幼儿喜欢的,最后都还要通过学校的现有条件来实现,即所谓量力而行;其二,学校要根据自身在教学设施、文化传统、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
(四)课程开发的要素
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对课程进行案例叙述。课程叙事,即可以作为一种研究的范本,又可以作为一种交流的手段。一般认为,案例应该包括真实的背景、具体的行为、完整的过程和隐含的思想这样四个基本构成要素。
一是陈述真实的背景,就是说清为什么要发开园本课程。毫无疑问,学校都是基于一定的理由才开设某个园本课程的,这个理由可能来自学校的教育传统和办学特色,可能来自地域性的文化或自然资源,也可能来自幼儿的需要。
二是要说明具体的行为,即说清课程事件中的行为方式。行为叙事离不开行为的主体和行为的对象,离不开课程开发者的困惑与思考、行为与态度。案例的叙述要让他人体会到园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以便从中获得感悟和受到启发。
三是要展示完整的过程,即说清课程开发的程序和策略。园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问题的提出总是基于一定的指导思想,解决问题必然要经过科学决策、制定方案、实施控制、结果分析等步骤,最后还要进行总结和评价。案例叙述要对具体课程事件进行完整描述,要让人们了解该课程的来龙去脉。
四是要发掘隐含的思想,即说清课程事件带给我们的启发。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形成新思想、产生新理念的过程。我们在叙述实践者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的同时,要注意发掘其中隐含的有价值的课程思想和教学理念。
(五)落实课程环节
课程开发包括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或阶段。园本课程的开发要注意落实好下面的每个环节:
1.明确选题背景。每一个园本课程的形成,都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①是否有值得发掘的地域文化?②是否有较具特色的地域自然资源;③幼儿有什么样的兴趣和需要?等等。
2.确立课程目标。园本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或艺术素养,在这个总目标下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既要全面又要突出个性,既要准确又要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来进行发掘和细化。
3.设计课程内容。围绕园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来逐步展开,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内容的组织可以采用章节结构、主题结构等等。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应使课程内容呈现出地域性、开放性和生成性。
4.关注课程实施。园本课程的实施涉及到课程的管理、师资的配置、教程的编写、器材的准备、场地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诸多具体问题。
5.重视课程评价。主要涉及园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成绩效用等问题。对实践效果进行检测,包括对幼儿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对课程设计本身和实施效果的评价。
(六)重视开发问题
1.注意立足“园本”来开发“课程”。开发园本课程必须紧抓“园本”和“课程”两个关键词。“园本”就是以园为本,园本课程因学校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学校因园本课程的形成而彰显特色。开发园本课程时要进行基于学校现实的教育分析和需求评估,要综合考察幼儿自发的个体需要和素质发展的教育需要、学校的教育传统和这区的课程资源等因素,逐步实现内容的地域化和园本化。
2.避免园本课程被过度“文本化”。
3.重视改进园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园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要注意引导幼儿广泛接触社会和大自然,尤其要避免过多地采用“口耳授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除了必要的知识讲授外,应多开展科学实验、社会调查、小制作、小创造、技能训练、探索观察、头脑风暴等形式,同时应注意融入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元素。
4.注意建立相应的教师激励机制。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对园本课程的教育价值是普遍认同的,但自主开发园本课程的积极性并不高。
5.注意建立园本课程的学业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注意处理好不同形态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园本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了解不同类别课程形态的区别,但又不要过分地在乎这些课程形态之间的分界。
参考文献
1.彭龄.普通心里学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帼眉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维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4.张澜.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发展课程初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沈小婷.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基于课程领导的思考[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6
6.焦爱美.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的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5-6,14-16
7.李应君.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3-35,17
8.张海红.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15-21
9.张海红.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22-24,17
10.虞永平.试论园本课程的建设[J].早期教育.2001(0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
/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运用学前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观指..
下一篇
:
园本课程开发的困境与出路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课程
实践
探究
幼儿园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