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营销论文
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探讨
XCLW138407 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探讨
摘要…………………………………………………………………2
一、我国便利店运营特点………………………………………….3二、我国便利店发展的现状…………………………………..3 三、我国便利店发展存在的问题……………………………..4
四、我国便利店发展应对的对策……………………………..7
五、我国便利店的发展前景………………………………….10
六、参考文献…………………………………………………12
内 容 摘 要
便利店这种商业零售业态1929年起源于美国,在日本得到飞速发展,在中国台湾和泰国加以推广,并迅速传播。1992年10月,中国第一家便利店诞生于深圳。之后的十余年间,尽管我国便利店业态总体上一直处于导入期,但是在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这一新型业态得到了迅速发展。与超市相比,便利店的面积小,商品种类少,而且商品陈列简明,货架比超市要低,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并很快的实现收银,极大的方便了顾客,得到迅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些问题需要解决。
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探讨
我国便利店运营特点
便利店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便”,主要体现在营业时间长,开
店地点灵活,所售商品均为顾客日常必需品及新品,同特定的对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等。便利店和超市有很强的互补性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便利店服务对象主要为上班族、双职工、青少年和学生,营业面积小,营业员少,服务时间长,顾客逗留时间短,超市服务对象为家庭主妇为主,营业面积大,营业员多,服务时间较便利店短,顾客选购时间长。
二、我国便利店发展的现状
1995年上海引进第一家便利店,大街小巷便利店便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增长势头远远超过了商场和超市。以联华、可的、罗森、全家为代表,到2000年便已经超过1000家。而后,广东、北京、福建等地,商场、超市、便利店便呈现出三国鼎立之势,目前,便利店在国内各大城市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经营状况不佳,许多城市出现了倒退的现象,各个地方的便利店纷纷倒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大陆其他各省市各大中小城市,便利店发展速度呈现超常规的发展。拿湖南来说,就长沙便利连锁企业不下十家,其中连锁店铺超过一百家的就有千惠便利、万佳、美宜家、锦和等。便利连锁模式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呈现出前仆后继的态势,由于开张速度过快,前面开店,后面关店等现象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便利店发展中存在着很多关键的问题。
三、我国便利店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便利店业态处于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也培养出了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地标准店铺,然而,目前连锁便利店的营业实际显示,经营性亏损比比皆是。上海连锁便利店由于店址选择密集、商品结构雷同,近一年来开出的24小时便利店大多面临着经营的窘境。投资之初,不少便利店原打算企业后三年进入盈利期,而现在,且不说盈利,就连生计维持也成了问题。与日本等便利店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便利店业态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据研究,在一个国家的城市范围内,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该城市的便利店具有建立的可行性;当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该城市的便利店进入成长期,便利店的形态与顾客的需求开始结合;国内一线城市平均每3000人就可以养活一个便利店,便利店间的商圈半径仅为500米。作为零售业的新兴业态,便利店在国内各大城市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目前经营状况不佳,在许多城市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各个社区内的便利店纷纷关门大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商品缺乏特色
便利店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战略性商品,导致便利店商品结构与超市雷同,难以开展有效的业态之间的差别化竞争。各大便利店公司忽视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商品开发滞后,基本上是在沿用传统的一对一交易制采购模式,极少与制造企业合作开展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共同开发。其结果是,由于价格上不具备优势,毛利率上不去自然就会亏损。美国及日本便利店的毛利率高达38%以上,而国内便利店仅20%左右,究其原因,国外的便利店就胜在有自己开发或主导别人开发的特色商品。近两年由于同业竞争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彼此的无效内耗,我国的便利毛利率在市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甚至呈现出了下降趋势。社区便利店的日常经营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其中60%以上为食品。列如北京的超市发、京客隆等。他们普遍存在着“小超市”风格,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较为单一。各大城市的社区便利店普遍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有特色的商品,在商品结构上与中小型超市严重雷同,过于大众化,因而缺乏竞争力。
2、服务对象过于单一
绝大多数的便利店服务对象都以社区居民为主,主要设在社区附近,导致服务对象过于单一,门店客流量不大,不足以支持门店日常运营与盈利的需求。其实,从国外的便利店发展来看,服务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而且便利店业态一般要在平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城市开展,这个GDP基数足以说明便利店要正常发展,扩大服务对象内容,扩展服务辐射范围,是势在必行的。
3、注重便利店的外在包装,忽视自己的创新
便利店的价值在于向顾客提供了“便利”这样一种商品,目前我国的便利店在与其他业 态竞争中,时间的便利性、商品的便利性、距离的便利性、交易的便利性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使得在与超市的竞争中不具有优势。便利店只有系统化提供“多功能”便利服务,才能增强市民的消费意识,促成良性循环。
4、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较低
服务水平落后体现在服务观念不对,服务技能较差二个方面。大部分便利店人员在招聘人员上从降低成本出发,人员选聘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女性,这部分人本身素质不高,对前途也不是很关注。因此,在服务顾客上不热诚,认为只要顾客来了有东西买就行了。再则就是由于素质低,也没想过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技能,在服务顾客过程中要不是过度服务就是得罪顾客。这个二个方面导致门店服务水平落后。
5、选址单一
我国便利店的选址大部分集中在社区中,门店客流基本上都是居民,购买物品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而这些物品的毛利率相对于讲比较低。因此,严重地影响到了门店的盈利能力。而国外的便利店如7-11、罗森等不只有社区店,而且有学苑店、商务店、办公店、服务区店等多种选择方式,这多种选址相互补充,提高了便利连锁店的竞争能力。
6、政策支持不足
虽然各地的便利店一直在便民的配套服务上下功夫, 但由于一些地方的政策限制,使它们在提供的服务种类上大打折扣。如引进代缴水电费、代办银行卡等项目在不少地方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核准,使便利店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7、缺乏有效的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
便利店对流通量大的商品和具有明显销售时段特征的商品,往往要求一日三配到四配,这对于便利店的物流配送系统和信息系统日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对于连锁企业来说,当分店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没有信息系统和物流系统的有力支持,所谓的遍地开花只能是井中月,水中花,成为了空中楼阁。目前我国的社区便利店在物流和信息这两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物流配送环节技术落后,对信息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MIS系统的使用也仅仅局限于POS机终端,具有典型的信息孤岛特点,缺乏对数据的挖掘和辅助决策,因而很难及时把握市场变化,满足社区内居民的最新需求。
四、我国便利店发展应对的对策
在现代国际商业领域中,便利店作为零售业的新宠正异军突起,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推展,在这样的热潮推动下,便利店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成了继超市之后中国发展最快的零售业态,但是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定位不明晰,特点不突出,使得我国的便利店无法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业内专业人士对我国便利店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对策,以保证便利店这一业态在我国健康有序的发展。
1、选择适当的产品,统一品牌形象设计
目前国内社区便利店大多产品结构雷同,产品更新率较低。社区便利店要在大超市夹缝中闯出一片天,必须走本土化,特色化经营路线。可以在生活必需品做主打的同时,加大即食食品、新奇特的小商品的比重,积极开发特色型、便利型商品、保持产品更新率,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增加消费者的新鲜感。同时提供各种多元化的增值服务,如打印、购票、缴费、寄存、托运、看护等。根据市场调研,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青睐处于稳定上升的局面,相同条件下,最终决定购买的是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因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有一种“移情效应”,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对企业的信赖转移到其商品上,对食品的购买尤其如此。
首先,便利店独树一帜的风格和标志是吸引消费者的外在形式。消费者是否愿意进店,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顺利实现商业经营的目的。一个形象鲜明的设计,可以将企业形象留在顾客的心中。
其次,在内部辅助环境设计上,货架、商品、冷柜、收银机、桌椅、微波炉、电脑系统等设备的布局要合理,能够方便顾客购物。便利店往往忽视科学地设计其辅助环境、塑造和保持卖场的良好气氛。事实上这些不仅是工作人员更是消费者心理上的需要,商店气氛对消费者购物时的情绪、在店内逗留的时间、花钱的数目及再次光顾的可能性等影响极大。
2、提高门店服务水平
提高门店服务水平首先还是在选聘人才上。在人员选聘上不能过度强调降成本,低工资雇低水平的员工,应适当提升工资水平,招来有一定素质,有培养空间的人员;在人员的年龄上,在招聘店嫂的同时,要招聘一定比例的年轻学校毕业,整体年轻化员工服务队伍。其次要在人员的培训上下功能,定期对员工进行服务态度及服务技能的培训,强化员工重视服务的程度,提升员工个人的服务技能和技巧。最后,在员工薪酬体系上做文章。适当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加在激励的程度,以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保证门店服务水平的稳定性和可上升性。好的服务品质所依赖的就是真诚而努力地做好满足顾客的需求,主动发现顾客疑问并提供满意答复,在服务品质上精耕细作。服务的多样化和供应上的便利性是便利店区别于其他零售业态的重要特征。因此,便利店业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够提供便利的商品和服务。
3、多方面的选址
选址单一带来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我国便利店应突破原来的选址模式,寻求多方面进行选址、多元化选址的新模式。社区店、居民店是便利店选址的首选,这是便利店生存的基本点,满足人们的距离便利性需求;工作在办公区上班族、走动在商业区的流动人口,他们有时间上的便利性需求,因此,这些区域的选址也便利店的选址地点之一;学校区域人大量的学生消费者,他们消费水平较低,但消费能力很强,在时间便利性和距离便利性方面,都有需求,学校区也是便利店选址的重点。
4、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
拥有一个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是便利店经营发展的重要环节。便利店的门店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左右,但在这有限的空间内,经营着2000多种单品数量。要保证门店的高效销售,必须有物流中心的全力配合,及时进行订货补货,最大限度地降低门店的库存量。这里我们应该多吸取7-11的物流体系管理模式,做到从零售市场到物流市场的扩张。
5、选择合适的扩张形式
根据国内国际连锁经营的经验和实践,在连锁企业的扩张初期阶段,直营模式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当直营店的示范功能结束之后,转为以特许加盟的连锁形式为主,才是规模化经营的合适道路。以连锁便利店较为成熟的领国日本为例,其中特许加盟形式的连锁便利店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全国连锁便利店的70%,而直营和自由加盟的形式则分别只占到15%和9%。相对于直营,特许加盟的形式成本大幅度降低,这对于连锁企业快速占领区域市场,完成战略布局,提升品牌价值均具有极高的意义。
五、我国便利店的发展前景
1、超级市场、连锁经营较充分为便利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便利店是超级市场较充分发展后的继起的业态,在我国大多数发达城市,经过近几年国内外零售商的激烈竞争,对超级市场的发育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超级市场的运作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顾客群,为便利店进一步的市场细分创造了条件。同时,连锁经营在我国已有了较成熟的运作经验,在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管理诸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可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便利店在中国开始具有本土优势
作为国内的零售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虽然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资本实力上,都不具备与国际零售巨头们全面抗争的能力,但是,利用本土优势,仍可以寻找到发展的机会。在上海,烟杂店约有3万多家,据统计,这3万多家烟杂店年营业额总计竟高达120亿元!对经营连锁便利店的企业来说,现代商业竞争就是规模的竞争,而规模又是通过连锁来实现的,利用已建立起来的品牌影响改造夫妻店、烟杂店,既扩大了市场份额,成为新的利润源泉,又扩大了经营规模,形成增强竞争能力的新途径。可见,我国便利店的发展,是非常有竞争优势的。
3、社会结构变化,促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呈多元化,对便利店形成需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便利店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业态,在中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决不能忽视我国现有的一些限制条件,盲目上马,一拥而上,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目标客户的分布状况、其他零售业态的发展情况等条件,有选择、有步骤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龙志凌.我国便利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探讨.商场现代化,2014年9月
[2]孙宴娥.浅谈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策略.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月
[3]赵飞.论中国便利连锁企业需注意的问题—由7-11便利店成功经验所得启示[J].产经观察,2009年7月
[4]李晓宁,罗锦宏.浅析连锁便利店之竞争优势[J].价值工程,2011年7月
[5]王溥,叶梓.便利店在中国市场发展策略探析.商业研究,2003年8月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营销创新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问题..
下一篇
:
浅析社交媒体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便利店
我国
发展
探讨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