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2、安全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事业安定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社交需要
社交需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社交需要才会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社交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
4、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要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
5、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当任何一种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成为主导需要,虽然不存在完全满足的需要,但那些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起激励作用, 这时更高一层的需要就具有了激励作用。对于低一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能得到满足;而对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二种高级需要不仅需要外部条件还要内部因素发挥作用才能得到满足,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三、激励的原则
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应注意正确把握激励的原则性,激励不一定要花大钱,关键是以务实精神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激励方式。
1、公平公正原则
制定激励政策和实施激励措施要保持公平和公正。任何不公平的行为,都会招来员工的不满和抱怨,从而影响团体的工作绩效。这样不但达不到正面的激励效果,反而产生负的激励效果。要尊重员工,奖罚一视同仁,不带任何偏见和倾向,公平公正处理问题。
2、适时性原则
科学的激励必须贯彻时效原则,即激励必须及时,不能拖延,一旦时过境迁,激励就会失去作用。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也经常遇到,应该表扬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表扬鼓励,会使人丧失工作积极性,错误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罚,会使错误的行为更加泛滥,造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因此,把握好激励的时机是十分重要的。
3、因人而异原则
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其需求也不相同,激励应因人而异,避免一刀切的做法,针对员工的不同需要量身制定激励措施,比如提供多元激励和个性化激励供员工选择。研究资料表明:对我国知识型员工起主导作用(名列前5位)的激励因素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报酬、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公平、福利与稳定。2 如有的员工可能希望得到更高的工资;而另一些人也许并不在乎工资,而希望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对有强烈上进心的员工通过给予培训进修的机会更能激励他。这样,优先发现员工的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方案,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方可起到最大化的激励。
4、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物质利益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任何人都不可能仅为物质利益而活着,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只不过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两种需要的强度不同罢了。精神激励是指利用表扬、培训进修、先进评比、职位晋升等手段,让员工感受到激励的行为。美国科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切的渴求就是受到表扬,所以,对员工最好的激励就是赞扬,按照员工的心理规律和性格特征,恰如其分地给与赞扬,使员工感觉到领导的赏识,可以促使员工更加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