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论学前教育专业特性课程设置规划
销售价格:
论学前教育专业特性课程设置规划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社会文明日趋发展,幼儿教师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逐步被社会各界所认可,那么我们对这个行业也就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可以在校园学习期间了解并充分的掌握有关学前教育专业的各种相关知识,但是我们毕业生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缺乏相关的实践技能的问题,想要改善并且逐步从根本改善这个现状,要从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性出发,分析课程设置,进而找到解决思路,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应用型 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后的主要就业对象就是学龄前儿童,根据目前我国国情来看,对于儿童的教育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在此刻彰显了它及其重要的社会角色,汲取前人经验,开拓眼界,积极创新,设置专业特性课程,才能谋求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性
学前教育的应用型趋向。
1、学前教育针对性游戏创新
福禄培尔在《幼儿园教育学》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创造性本能和活动得以发展的手段。在游戏中应该伴以不同声调的歌曲,以培养他们的游戏兴趣;同时,教育者应该与他们进行简单的交谈,不断地进行热切的关注和鼓励性的评价。
同时,其把手工劳动作为学校的正式科目,是学校实现智育和德育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他创办的幼儿学校中,“恩物”和手工材料是促进儿童自我发现与发展的重要器具。可见,在福禄培尔创办幼儿园起始,学前教育就被赋予了音乐与游戏的内涵。幼儿教师就是要借助音乐或者手工材料发掘幼儿的生命潜能,在各种活动中教会幼儿理解合作性,逐渐社会化。这意味着学前教育专业从一开始就不是只有理论加持,而是兼具应用型。行业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要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并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内容上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专业态度、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教师首先要熟悉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懂得生活对于幼儿具有启发作用,同时还要具备进行安排游戏与艺术活动的能力。以在职教师的能力要求审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从中发现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别。
2、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第一,关于理论类课程:毕业生认为:“上学的时候,除去专业课,理论课主要就是思想政治课。人文知识涉猎很少,在园里面对不同民族的孩子存在意识差异,而自己又不知道如何解决。其实工作以后才知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非常强,我们得理解孩子,理解家长,这需要足够的人文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隐藏在职业中的危机。”访谈过程中,幼儿教师认为通识教育类课程缺乏应有的深度,人文素养课程比例较小。人的理智训练、反思自我的训练很多都依赖于人文课程,该类课程的缺位带来的不仅仅是智识的减少,还有透析人性时的茫然。第二,关于技能类课程: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教师认为技能类课程上课方式存在问题。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性决定了专业技能课的重要地位,所以专业技能课大都为必修科目。但存在班级人数过多,小班教学的实施存在问题。毕业生指出:“基本上每个班都有五十多个同学,只有一个老师,教室也就是那一个。分班上课的话十几个人一起。但是不论是钢琴课还是舞蹈课,都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有时候老师上课次数多了,难免不耐烦,一学期下来和老师也没什么交流。学琴法的时候,仅仅依靠上课的时间根本学不会,往往需要在课下做练习。那时候琴房很紧张,每个人练习的时间一周也就一两次。上班以后发现自己的技能太不熟练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来说,专业技能课的重要性相当于谋生之本。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在不断扩招,教学资源却相对短缺,学分以及课时都稍显弱势。学生上学期间没有得到有效指导,工作难度由此加倍。
二、对课程设置规划的建议
调整课程设置———以通识教育为本,专业技能为重。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当一名教师的前提。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未来将要面对的是年幼儿童,人性教育必不可少。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平衡的心智,开阔的视野和开朗的个性,继而培养完善的人格。幼儿在幼儿园需要获得的不仅是学科性知识,更需要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所以对于未来的幼儿教师而言,通识教育的获得是为幼儿提供良好教育的前提,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素养。目前随着教师教育与实践的研究逐渐深入,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专业精神并驾齐驱,愈发凸显专业技能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幼儿教师作为一个和一般小学中学教师有所差别的教师岗位,其特殊性就在于需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3-6岁幼儿生性活泼好动,譬如唱歌、弹琴、舞蹈表演等艺术表演可以成功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在专业学习中熟练掌握幼教专业知识和经验,日后才可以顺利完成幼儿教育教学任务。
三、完善实践指导体系
老师或者教学前辈的点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向一名幼儿老师的转变极为关键,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总结升华,为其成为一名称职的幼儿教师做足准备。选择优质的指导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事半功倍的重要要素。优质的指导教师要具备优秀的教学技能水平与指导教学的经验,同时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不可或缺。指导教师要注意关心支教学生的实习需求,给其教学方面提供帮助。针对支教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肯定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思维想法,关怀学生的情绪状态。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其参与度。支教实习的目的之一是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锻炼能力,为将来成为教师做准备。定期召开实习会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以他们为主进行交流学习、反思评价。可以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由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统一安排,学生就这段时间的支教经历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互相帮助。在支教实习之外,教育见习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一部分。见习过程学生大多以观摩者的身份进行,学生没有参与意识,导致见习效果不显著。众所周知,见习生在所有职场环境中得到的关注度是微乎其微的,然而见习又是很好的职业探索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幼儿教师这个工作的性质、平时的工作内容,以及它所要担负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端正自己的见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向带班教师寻求工作机会、交流机会。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见习中遇到的困难,虚心向前辈学习。在这样的见习之后,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了解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且观摩学习带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以见习日记的方式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再组织评价活动,从而对见习成果进行优化。
四、结束语
本文是从学前教育专业特性出发对课程设置实例应用做的探索性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高校进行课程建设与规划提供一些建议。但也存在局限性,如在访谈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对课程设置比重未做准确规划与设计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改善。
参考文献:
[1]周燕.试论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学》中的教育观[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
[2]教育部.教育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北京:教育部,2014-07-10.
[3]步社民.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坚持幼教道路的动力
下一篇
:
论学前教育对单亲孩子的意义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学前教育
专业
特性
课程设置
规划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