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快信息中介组织的发展,促使他们通过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素质。除对目前的中介市场加以规范整顿外,还应适当地对公司法人代理制度进行合理的创新,让合伙制中介机构和部分有从业资格的自然人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让他们承担起创业企业和风险投资代理人的职责,发挥其低成本的优势,使其充当起风险投资公司和创业企业的桥梁与纽带。
此外还可根据本国情况,适当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成立一些非赢利的社会中介机构,为风险投资机构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和评估报告等。同时为了避免腐败现象的滋生,应鼓励个人和相关机构成立相应的中介机构展开竞争。
(五)积极提高风险投资人员素质水平
建立风险投资人与风险企业的制衡机制。得到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往往是没有任何业绩的新创业企业,而且投资取得的股权缺乏流动性,必须长期持有。在投资回收以前,投资人往往还必须持续不断地增资。由于这些特点,在风险资本投入之前,就必须在风险投资人与风险企业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制衡机制。这种制衡机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风险投资人直接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风险投资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风险投资机构在完成投资后还要直接参与被投资企业的运作。为了实现对企业的控制,风险投资人须出任风险企业的董事并尽力拥有比普通股级别高的金融工具,对风险企业的重大财务及人事问题决策决定,并负责重组、上市及蜕资。清算时有优先清算权。第二,用优先股权证建立风险企业的激励机制。这类企业中最需要的就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如何使其进入待遇低、风险大的创新企业并保持忠诚,是创业者面临的棘手问题。风险投资人有责任帮助创业者解决这一难题,并做出能够协调创业者与管理者关系的制度安排。而用股票期权这个“金手铐”来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则是一条主要的解决之道。
在潜在风险投资人培育方式上,要立足于我国实际,手段要灵活多变。以教育为先导,增设高新技术应用的风险投资课程,将经济、管理等与风险投资相关的课程列入各专业的基本课程,使学生具备多学科知识,增强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社会传媒要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知识,培养公众的风险投资意识,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针对我国目前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可通过招聘留学生回国或国际交流的方法,引进国外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弥补国内人才的不足,并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同时,政府应逐步取消对外来人士的限制,加大对国外优秀人士的引进力度,吸引海外留学生和风险投资的专业人才加盟我国风险投资行业。此外,应鼓励风险投资人组建私营基金管理机构,风险投资人的发展方向是与注册会计师、律师等类似的个体执业者。
五、结语
对比国外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的发展障碍主要有资本市场不健全、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匮乏和职能弱化以及风险投资人才紧缺等。由此笔者认为,目前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健全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可作为一个突破口而使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辉煌成就。这就需要平衡各方利益,进一步完善深交所的中小企业板,健全产权交易体系,从而真正构建中国高中低并存的、开放的资本市场,并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无缝连接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进而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最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晓琦.风险投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高成亮.风险投资运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08.
3. 刘锦辉,张周.金融资产投资与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4. 苏益.投资风险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周志丹.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风险企业价值培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 盛瑾. 论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J]. 特区经济, 2008(12) .15-17.
7. 梅欣如. 投资分析中实物期权分析法的选择. 经营管理者,2010(2).19-21
8. 陈瑛. 中国风险投资业退出渠道问题的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0(4).12-15
9. 刘文.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分析及创新建议[J]. 经营管理者, 2011(07),10-12 .
10. 桂宝有,王振东,李明夏.论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J].商业文化,2007(10).20-22.
11. 吕季. 浅谈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J]. 财经界,2008(03).14-17.
12. 阎姗姗, 邰东.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04).8-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